论学校的食品安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学校的食品安全

论学校的食品安全 1、相关定义 1.1、”食品”的定义 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什么是”食品”这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 典》中对食品的解释是这样的”商店出售的经过一定加工制作的食物”, 这是对日 常生活中一般人的解释,是比较笼统和模糊的,而作为食品安全这一特殊领域, 对食品一词的界定要严格的多。具体来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法律又有不同的界 定。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九五年制定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已废止)第五十四条对食品有同样的定义”食品,指各种 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 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还规定”表明具有特定保健 功能的食品,不得有害于人体健康。”《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是:”可 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 只作药品用的物质。”欧盟议会与理事会178/2002法规第2条中对食品的定义是:不 论是否加工、部分加工或者是未加工过的任何用于人类或者可能被人类摄入的物 质或产品。而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第2条对食品的定义是:人或动物食 用或饮用的物品;口香糖;用作以上物品构成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人建议应将食品 界定为”用于食用或者饮用的经过加工、半加工或者未经过加工的物质,并且包括 饮料、口香糖和已用于制作、制备或处理食品的物质,但是不包括化妆品、烟草 或者只作为品使用的物质。”[1] 基于以上食品的定义,本文认为作为食品的物品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的,这是作为食品的首要性质,也是基本条件,因为 食品是需要给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是人体维护其机能的必需品。所谓无毒无害并 非指食品不能包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它指不会造成食用者的急、慢性疾病,不 会对人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就是说食品中允许含有一定成分的有毒 王艳林主编:《食品安全法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 年出版,第 16 页。 3 有害物质,但是其含量必须以在正常的食用情况下不会导致危险;其次,食品应 该达到一定的营养要求,食品是能量供给的最主要渠道,是一般人维持生命体征 的主导方式,而人的健康生存对摄入食品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对蛋白 质、脂肪、维生素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配比要求,如果食品的营养元素配比不合格 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危险。例如几年前在安徽发生的”毒奶粉事件” 就是由于部分营养奶粉中营养成分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使用这些奶粉的婴幼儿营养 不良,不能摄入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患上营养不良综合症,出现头大身 小、发育不良症状,其中还有十几人死亡;最后,食品应当具备相应的卫生标准。 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卫生涵盖生产、制造、运输、销售的 每一个环节,卫生是食品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必要条件。政府和食品主管部门会 根据食品满足人生存这一要求对食品的卫生做出相应标准,会根据相应的科学研 究对不同功能、不同种类的食品卫生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卫生监管部门按照这 些标准严格执行检验检测的每一道程序以保证食品达到具体的规格。 1.2、食品的定义 语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古人曰:”食, 命也”,意思是说,凡是能够延续人体生命的物质,都称之为食品。《现代汉语 辞典》里食品的概念:”商店出售的经一定加工制作食物,称之为食品。”国际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定义为”食品(food),指用于人食用或者饮用的经 加工、半加工或者未经加工的物质,并包括饮料和口香糖和已经用于制造、制备 或处理食品的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或者只作为药品使用的物质。” 1995年 的《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的定义为:”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 全法沿用了《食品卫生法》中关于”食品”的定义,并将其规定于”附则”中。 虽然”食品”概念的外延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其本质属性并没有发生改变,即是 供人食用性(包括饮用)。由此笔者认为前述所列观点中,将”不适合人食用的 物品”纳入”食品”范畴的观点是不妥当的,”不适合人食用的物品”超越了 “食 品”的本质属性,这种解释超越了用语可能含义的范围,超出了国民的期待可能 性,应属于类推解释方法的运用。其实学者将”不适合人食用的物品”纳入”食 品”的概念范畴主要是针对实践中所出现的以非食品原料冒充食品或是在供人食 用动物的饲料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两种行为。在对”食品”、”非 食品原料”等用语进行解释时,需要首先明确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问题。食 品安全法是规范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门法律,该法第99条对”食品”、”食品安 2 全”、”食品添加剂”、”食源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