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相关定义
1.1、概念界定
题中”晚清”特指赫德在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的任期即1863年至19n年。19 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变化十分迅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此时晚清政府正拖着庞大而又毫无生机的躯体一步步 走上没落之路,虽然曾经几度挣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预备立宪,都未摆脱侵 略的命运。英国正处在大英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一1901),他的魔 爪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中国亦在劫难逃。近代中国海关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同 时嫁接了两个不同制度的国家,是世界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的结合点。资本主义入 侵具有双重作用:破坏性和建设性。这就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近代中 国海关在外籍总税务司的指示下,开展一系列的新活动,灯塔建设就是其中一项新 事务。 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附近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灯塔是一种固定的航 标,用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不同颜色的灯光及不同 类型的定光或闪光。灯光射程一般为15一25海里。灯塔由灯具与塔身构成。塔身可 由各种建筑材料构筑,主要是要适应和抵抗风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以保持自身的 稳定性和耐久性。塔身高度要适应灯光射程要求。灯具是由发光器和光辐射器两个 基本部分构成。现代灯塔的发光能源主要采用电力,发光器的发光体中心位于聚光 透镜的焦点,光源辐射出呈球面的光通过聚光透镜成为有一定扩散角的平行光束。 灯塔的射程可达到30海里左右,光的强度可达数亿烛光。灯光有闪光、定光和明 暗光等,光色有红、白或绿、白,通常以红、绿光表示光弧内有障碍物”。 以上这个定义只是狭义上的”灯塔”,而广义上”所谓建设灯塔事业者,固不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蔡渭洲:《中国海关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叶松年:《中国近代海关税则史》,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httP:肠aike.baidu£oln八iexv/19339五tm,2010年11月6日。 纂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5 THESIS 限于灯塔而己,所有海关管理的中国沿海内河港道一切航行设施皆与也。”在西方 灯塔(lighthouse)未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航标史上是没这个概念的。灯塔是船舶 的保护神,它们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岛礁、航路和港湾,为船舶指引平安的方向, 夜夜发出不熄的光芒,给黑暗中的船舶以希望,目前”灯塔”更多的赋予她文学上 意义,是人们心中的”灯塔”。 本文实际在借写近代灯塔之名,反映近代中国的海务全貌。近代海务工作,主 要包括:”(1)导航助航设备的设置与管理,如在沿海或内河险要地段设置灯塔、 浮标等并负责保养管理。(2)气象观测,为航船提供台风气象信息。(3)测量疏浚 航道。(4)检疫,包括制定检疫章程、执行检疫和防疫任务。(5)引水、港口内部 的航政管理、港口外海上事故救援等等”。可见近代海务是十分繁杂的。另外, 近代海务是包括港务在内的,由海务部门内部人员负责管理港务。只是港务带有地 方性特点。鉴于海务的复杂多样,本文主要截取灯塔这一部分述之,其它略带几笔。 班思德著,李延元译:《中国沿海灯塔志》,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印行1933年,第2页。 文松:《近代中国海关洋员概略—以五任总税务司为主》,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年5月,第27页。 篡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5 TllESIS 第一章中国早期航标的建设
1.2、相关概念界定
(1)洋务派 关于”洋务派”的界定,陈旭麓等认为它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运动的封建官僚集团。 在洋 务活动中,洋务派分别结成各个不同势力集团。主要有以突诉、崇厚为代表的满 族洋务势力集团,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系集团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中 曰甲午战争前后,又形成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势力集团。 义和团运动结束之后, 清政府举办新政,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解体。” 1其所指洋务派显然主 要为洋务派官僚阶层。若就洋务派的主体而论,这一论断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过,仍系不够全面。从广义或完整的角度而论,笔者以为洋务派可分四个层次, 亦即是主要由四个方面的成员构成的。一是洋务改革的领导决策层,即洋务官员。 他们在中央,以奕沂为代表,在地方,则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二是洋务改革的参谋鼓动层,即洋务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郭 嵩鮝、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容闳等。2三是洋务活动经营管理层,也就是洋 务实干者,企业家。如唐廷枢、徐润等。四使洋务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