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家口长城烽燧燃放点调查研究
化妆学校
0HIJ
【关键词】张家口长城;烽燧制度;燃烽设施;联墩
【摘 要】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连墩”、“七连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2011年6月,有网友在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段长城的烽火台附近发现了按一定距离排列有序的五处石头堆,将其称为“五连墩”,并认为“‘五连墩’是长城上一种独特的烽火墩台建筑,在西北长城上有少许分布,而在东部长城上则相当罕见”。该消息被多家网站及各类媒体相继转载报道,此后又有“七连墩”、“九连墩”的发现,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北长城》一书中则将其称为“一烽五燧”[1]。但笔者在以往查阅有关长城的文献时从未见有“五连墩”、“七连墩”或“一烽五燧”的建筑制式的记载。为辨明这些烽火台旁的石头堆的真实历史功能与确切名称,笔者对赤城县独石口镇马厂村和炮梁乡砖楼村一带长城沿线的三处存有石头堆的烽燧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以历代长城文献中的烽燧制度、建筑制式、设施配置等的记载为依据,认为所谓的“五连墩”其实是长城沿线的烽燧燃放点。
一、三处烽燧调查
我们将这三处烽燧分别编号为F1、F2、F3。
F1 位于独石口城正西2.5公里处山梁上的长城南侧,长城北侧山下约1.5公里处为沽源县三棵树村,长城南侧山下1.5公里处为赤城县马厂村。该处长城由北向南至烽火台北侧偏东处拐向西行,并一直向西延伸。建筑形制为片石干插砌筑的尖顶式长城,墙体底宽4.5~5米,顶宽0.8~1米,高3.5~4米。除个别段落坍塌成豁口,整体保存情况较好。F1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9′21.7″,北纬41°19′1.5″,海拔1700米。烽火台亦为片石干插砌筑,圆角方梯柱形,东南角保存原建筑边际,其它几面均已坍塌,存高11米,顶部南北长6.7米,东西宽6米,底部直径10米左右(图一)。烽台北侧为长城,东、南、西三面有石砌围墙,墙体宽1.5~2.5米,残存高0.8~1.5米,东西两侧墙长30米,南北长40米。南墙与烽火台之间有一道障墙,现存高2米,宽2.3米。在烽火台南面围墙外的山脊上,从北向南有规律地分布着10处石堆遗迹(分别编号1-10号),面向正东方向的独石口城一字排列,间距8~12米不等。因破坏严重,大部分形制已不清晰,其中2号石堆近于消失,8、9、10号仅存痕迹,其它存高在0.2~0.5米之间。经观察,原始形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直径或边长在2~2.4米之间,构筑材料为就地取材的毛石块(图二)。
F2 位于赤城县炮梁乡砖楼村西北方向的砖楼梁上的一个小山丘上。据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调查,该处长城属于长城腹里支线,整体呈东西走向,墙体毛石砌筑,保存状况较差,地面仅存一线痕迹。F2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45.5″,北纬40°55′13.9″,海拔1961米。烽台毛石堆筑,圆形,存高6米,底部直径14米左右,顶部直径6米左右,外筑环形围墙,墙距台体3~5米不等,存高1~2米,墙宽2.3米左右。在烽台围墙外的南侧,自东向西排列着10处石块堆遗迹(分别编号1-10号),形制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圆形间隔分布,排列走向为北偏东60°(图三)。该组遗迹保存较好,存高0.1~0.5米不等,大部分基础形制清晰可辨,相互间距最小为1米,最大为2.8米,以1.5米左右为普遍。在烽火台的东侧15米处的山坡上,有毛石砌筑的房址一处。根据遗迹观察,房址为3间,呈品字形分布,西侧一间南北长4.3米,东西宽3.6米;北侧一间南北长4.8米,东西宽4.1米;南侧一间南北长4米,东西宽4.8米(图四)。
F3 位于F2南偏东35°、直线距离1公里处的另一座山头上,属腹里传烽台。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2′12.6″,北纬40°54′56.7″,海拔1983米。烽火台主体建筑呈圆形,毛石堆筑,直径20米左右,存高10米,外环以毛石砌筑的围墙,现已成大石埂状,存高1米左右。南侧围墙外有东西走向、一字形排列的10处石块堆遗迹,形制为方形和圆形两种,间隔分布,大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形制清晰,排列整齐有序,间距2.5~5米不等。烽燧建筑形制与石块堆遗迹分布状态与F2基本相同(图五)。
根据对上述三处烽燧遗迹的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笔者认为:这些存在于烽火台旁排列有序的石堆遗迹,应该是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属于燃烽设施,在历史上应该有专门的名称,无论从构筑形制、单体规模或实际功能上看,均不应将其称为“连墩”或“一烽五燧”。
二、古代的烽燧制度
烽燧及传烽制度历史悠久。烽燧,是以烟、火、旗帜、灯笼等为信号,进行目视联络、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CJ页游占领2号馆 明年手游独领风骚.doc
- 2018一建《市政工程》章节习题: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doc
- 2017执业药师中医诊断基础高频考点习题汇总.docx
- 34条哲理语录:风雨人生,淡然在心.docx
- 7《变色龙》学案.doc
- 2018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知识点:港口分类及组成.doc
- 《习作一》教案.doc
- 《全境封锁》全物品收集视频攻略.pdf
- 《出师表》(教师版).doc
- 《王牌》:当阿加莎遇见罗生门.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最近下载
- 4-1 中化泉州石化 3 万吨年干气脱硫制二甲基亚砜项目设备设计说明书(含塔设备计算说明、换热器设计结果、设备一览表).pdf
- 工程造价_横湖桥商业楼土建工程量清单报价.docx VIP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学生手册.pdf
- 2025年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 中医馆客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全国公开课大赛一等奖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七巧板》课件.pptx
- 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