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古一一元明清时期
第一节 元朝 一、政治 (一)中央机构: 中央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加强威胁皇权 (二)地方上: 1、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是…… 2、宣慰司,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第一节 元朝 二、手工业——棉纺织业 1、人物:黄道婆 2、作用: 改进棉纺织技术,改变了棉麻丝的比例格局 第一节 元朝 三、科技 (一)天文历法 1、郭守敬 (1)编订《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2)革新浑仪简仪 (3)进行纬度测量 2、农学: 王祯《农书》 第一节 元朝 四、文学艺术 (一)元曲 1、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 2、条件: 对文学艺术的继承发展 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3、代表人物: 马致远、关汉卿 第二节 明朝政治(1368--1644) 一、废除丞相制度 1、背景: 明初沿袭元制,中书省权力过重,相权威胁皇权 2、措施: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3、作用: 秦以来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第二节 明朝政治(1368--1644) 二、内阁制的形成 1、背景: 废丞相后,皇帝大权独揽,力不从心 2、过程: 明太祖 明成祖 明中叶 明神宗 第二节 明朝政治(1368--1644) 二、内阁制的形成 1、背景: 2、过程: 3、实质: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 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4、影响: 专制皇权强化 第二节 明朝政治(1368--1644) 一、废除丞相制度 二、内阁制的形成 宰相制: “宰”:“主宰”; “相”:“辅佐”。 辅助皇帝,统领百官,总揽政务。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巩固。 积极作用?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权),分掌行政(权) 消极作用? 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明朝的“票拟”和“批红” 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 第三节 清朝政治(1644—1840--1912) 一、清初政治 1、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 2、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威胁皇权 二、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 2、目的: 3、职责: 4、影响: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三、粉碎沙俄入侵 四、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1、三藩: 2、意义: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1、过程 施琅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意义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三、粉碎沙俄入侵 1、过程 两次雅克萨之战, 1689年《尼布楚条约》,…… 2、意义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三、粉碎沙俄入侵 四、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1、过程: 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多伦会盟 2、意义: 第四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三、粉碎沙俄入侵 四、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五、评价康熙帝 缔造了巩固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六、总结: 从秦至清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 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