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收容所研究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收容所研究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收容所研究
孙宅巍
内容提要 关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收容所的数量,西方人士文献资料中均指称为25个或26个。
其实,当时在南京城郊、安全区內外,大量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难民收容所。本文列举了已发现有名称、有记
录的难民收容所37座。本文认为:对难民收容所的认定存在着不规范性;其数字是一个变量;安全区国际
委员会也管理了个别安全区外的难民收容所;加强对难民收容所的研究,对于揭示南京市民的苦难、侵华日
军的残暴和国际友好人士的援助,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难民收容所 南京安全区
孙宅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10004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 210017
南京大屠杀前后,由于战争与日军的暴行,南京城郊的数十万平民,一下子成了难民。一批生活
在南京的国际友好人士,为了帮助南京市民躲避战火,保护其人身安全,特地在城西北一块3.86平方
公里的地域,设立了“南京安全区”,又称难民区。偌大的难民区,为了方便管理,自然形成了若干的
难民收容所(又称“难民营”)。其实,在难民区外,以及县郊地区,在避难人群集中的地方,也会自然
地形成若干的难民收容所。
一、文献资料中记载的37个难民收容所
西方人士的文献资料中,在提及难民收容所的数量时,多数指为25个。权威的《南京国际救济委
员会报告》中称:“在这些难民中,约有7000人受庇于25个大的收容中心(或“营地”),由国际委员会
[1]
协同管理,提供粮食、燃料及庇护。”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1938年1月14日致上海理事会的信中写
[2]
道:“我们委员会总共管理有25个难民收容所,约7万名难民。”此外,国际委员会总干事菲奇、秘书斯
[1]《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报告(1937年11月至1939年4月30日)》,章开沅编译:《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
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页。
[2]〔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 ·2017/5江苏社会科学
224
“南京大屠杀”研究
迈思、委员施佩林,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马吉、委员魏特琳等人,亦均有25个难民收容所的
[1]
记述 。1938年2月15日议决、2月21日由沈玉书、许传音等为代表,在致拉贝的感谢信中提到:“南京
[2]
安全区9个区的区长及25个难民收容所所长第六次联席会议上作出的。”这说明,有25个难民收容
所所长参加的联席会议,到2月15日已经召开了6次之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25个难民收容所”
这一概念在一段时期内相对较为固定。在现有文献记录中,唯一对难民收容所数字有不同表述的是
国际委员会财务总管克勒格尔。他在1938年1月13日写就的《南京受难的日日夜夜》文件中称:“整
[3]
个安全区共有较大规模的难民收容所26个,安置的人数从数百上千到5.5万不等。”
其实,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城郊、安全区內外,大量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难民收容所。总的说
来,由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管理的收容所,供给较有保证,资料较为完整,情况也较为清晰;不属安全区
国际委员会管理的收容所,供给与安全均无保障,资料也较为凌乱、欠缺。笔者从国内外各种有关安
全区与难民收容所的文献资料中仔细搜寻,现查得由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管理或给予帮助、监护的难民
收容所26个,加上其他有名称、有记录的难民收容所共计为37个。
1.陆军学校(陆军学院、陆军大学)难民收容所[4]
又称第三难民收容所,所长赵承奎,位于安全区内鼓楼医院南、中山路西侧,由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管理。1937年12月17日时,有难民3500人。12月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