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 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
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
陆 铭 张 航 梁文泉
摘 要:针对中国经济正在 出现劳动成本快速上升的现象,使用来 自中国
286个地级市 2001—2010年 的面板数据 ,用土地供应作为房价 的工具变量,
并结合东部一 中西部边界样本的对 比,在有效控制 内生性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
偏误之后,研究房价对于工资的带动作用,结果发现 :2003年 以来,政府开
始实行倾向于中西部的土地供应政策,相应压缩东部的土地供应,造成东部地
区房价快速上升,并进而推升 了东部地 区的工资上涨,而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和
2003年之前的东部则不显著。这表 明,忽视地理对 于经济发展 的关键作用,
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土地资源在 区域间的配置,可能对经济发展效率和竞争力产
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房价 工资 土地供应
作者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 200052);张航,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梁文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研究生 (上海 200433)。
一 、 引 言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被认为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 “换挡期”,同时
劳动成本却依然快速提高,被认为是中国失去低劳动成本优势的表现。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均极大地受益于城乡间和地区间劳
* 作者 感 谢 国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 (13ZD015、12AZD045)、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71273289)项 目的资助。本文也是 “当代 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成
果。感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
华中科技大学等报告会参与者的讨论和两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 59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年第 5期
动力资源的再配置。特别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提供了制造业的低价劳
动供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在 2003年之后,职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出现了
同步的快速增长,①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和工资上涨相伴随的 “用工荒”。② 同样是
在2003年前后,住房价格开始快速攀升,房价上涨的成因和后果也成为社会各界关
注的话题 。
2003年 以来工资和房价的快速上涨 ,究竟是经济高速发展 的结果 ,还是有
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呢?就房价和工资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经济增长带来的
工资上升,会通过需求效应推升房价;另一方面,房价作为生活成本的主要组
成部分,也会通过成本效应反过来推升工资。因此可 以将工资上涨分为两种不
同的类型。一种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劳动报酬增加 ,这样的工资上升
无疑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种是 以房价为代表
的生活成本率先上涨,然后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方 向和部分地区的劳动力供
给,再倒逼工资提高。这类偏离劳动生产率提高趋势的工资上涨 ,将冲击企业
的成本和盈利,从而迫使企业经营者加速资本对于劳动力的替代 ,甚至引起一
些企业退出生产 ,或转战成本更低的其他地区和国家。如果生活成本推升的工
资上涨是由某些扭曲性的政策导致的,则将造成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
势 “已经终结”的假象,并出现过早的资本替代劳动和过度的产业升级,从而
偏离实际的比较优势,最终损害 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 ,对于工资上涨
类型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发展 阶段的认识,进而影响国家产业 、
区域乃至宏观政策 的制定 。
值得注意的是,工资和房价虽然几乎同时在 2003年前后开始快速上升,但这一
上升在城市层面存在着显著 的地区差异。图 1描述 了中国286个地级市在 2O01—
2010年间4个典型年份的工资与房价情况 。从图中可见 ,2003年之前东部城市与中
西部城市在房价和工资的相关性上较为接近,但 2003年之后东部城市的房价、工资
上涨速度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而东部城市房价的上涨速度又明显快于工资的上
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