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与时代 ——读徐复观《两汉思想史》 陈克艰 在如今“思想史
思想与时代
——读徐复观《两汉思想史》
陈克艰
在如今 “思想史”特别行俏的内地读书界,徐复观先生的这部大著,本来应
该是有很多读者的。然而,两岸虽近,彼书难得,我个人曾在冷摊掏得一本卷二,
致于全书,一直无缘得观。年前,华东师大出版社决定将 《两汉思想史》重新排
版印行,责任编辑陈丽菲小姐命我先读一遍台湾学生书局的原版影印件,遇有错
讹衍漏,随时作些校订,这样,比多数的大陆读者,我有先睹为快之幸。
徐先生在卷一的自序里说: “两汉思想,对先秦思想而言,实系一种大的演
变。演变的根源,应当求之于政治、社会。尤以大一统的一人专制政治的确立,
及平民姓氏的完成,为我国尔后历史演变的重大关键,亦为把握我国两千年历史
问题的重大关键。 ”整部书的宗旨所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
卷一最初 (1972年 3 月)在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时,书名为 《周秦汉政治社
会结构之研究》,徐先生将其作为“背景篇”先行印出,当时之所以不用《两汉
思想史》为书名,徐先生自云: “是因为生活播迁,年龄老大,对能否继续写下
1
去,完全没有信心。 ” 至 1975年将新成的七篇专论汇印时,徐先生才题之曰 《两
汉思想史》卷二,并在自序中说 1972 年的书可称为卷一。卷三于 1979年在台湾
出版,卷一卷二后来也在台湾再版。收在这三卷里的,都是一篇一篇可以独立单
行的专论,它们合在一起,又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徐先生有心写卷四,现
行三卷中没有关于东汉经学和纬书的专论,想必在卷四的计划内,但是卷四未能
完成,徐先生逝于 1982年,赍志以没,在读者,也是莫大的遗憾。
一、写出了一个时代
我读《两汉思想史》,最大的感受是:它整全地写出了一个时代。
从西周以血缘名分为纽带的封建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演化为诸侯割据、邦国
林立、天下趋于诈力的战攻之世,到秦汉大一统帝制的开创和完成,中国历史经
过了最大的转型。 这是一个曲折艰苦的过程。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的基型, 书同文,
车同轨,成绩不小,但他搞的是大跃进;秦朝短命覆亡的原因,暴政只是一方面,
陈胜、 吴广只是导火线, 潜伏的六国之后力量仍极为强大, 才是主因。 秦始皇 “徙
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原有防范的用意,但防不胜防,导火线一拉,四方
豪杰,乡风而起,虎狼之秦便一时瓦解了。司马迁作《史记》,有 “世家”一体
例,与 “本纪” 、 “列传”并立,就是专门给旧贵族立传的。太史公要反映出秦汉
之际旧贵族仍然是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强大存在, “例意”十分清楚;致于陈涉也
入世家,那是破“例” ,表明太史公对这个人的重视。后来的正史,除了欧阳修
《新五代史》,就再没有列传之外的世家体例了。而欧阳修之所以写十国世家,
2
乃是认定“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狄之则未可也。 ” 十国不是夷狄, “五代之
1 《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新版,卷一,三版改名自序,P ·1。以下凡引本书,只标卷数、页码。
2 《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版,册三,页八八一。
君”的正统地位也不是那么天经地义的。
汉承秦敝,接受教训,所作的主要 “让步” ,与其说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不如说是重新实行分封。当然汉初的分封与西周封建是本质上不同的,用现在的
时髦话来说,那是把本来与大一统郡县制相矛盾的一个外在的体制,重新收纳于
大一统体制之内,然后再慢慢地处理它,走的是退一步进两步的渐进改革之路。
徐书卷一 《汉代专制政治下的封建问题》一文,对这一过程作了极为精确的分析
和论述。
第一步是高祖大封功臣异姓王,然后逐一剪灭,代之以同姓诸侯王之封。当
楚汉逐鹿、鹿死谁手尚属未定之天的时候,蒯通曾以“三分天下”说韩信: “天
下之权在足下” , “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
3
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 蒯通对天下大势、力量对比有天才的直觉,如果
韩信听从了他,未尝不可以收 “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的胜果。刘邦登基,本是
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