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工艺学成型和干燥)和
五、浮法生产平板玻璃 浮法是指玻璃液漂浮在熔融金属表面上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它是英国皮而金顿公司经30年的研究,在1959年进入工业生产的。 优点:玻璃质量高(接近或相当于机械磨光玻璃),产量大,拉引速度快,厚度可控制在1.7~30mm。宽度目前可达5.6m,便于生产自动化。浮法玻璃的问世是世界玻璃生产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正在取代平板玻璃的其他生产方式。 浮法玻璃的成形原理: 是让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玻璃液浮在比它重的金属液表面上,受表面张力作用使玻璃具有光洁平整的表面,并在其后的冷却硬化过程中加以保持,则能生产出接近于抛光表面的平板玻璃。 下图为生产示意图。浮法玻璃的生产原理看似简单,它是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后才得以实现的。 (一)浮抛介质的选择 用作玻璃的浮抛金属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1050oC温度下的密度要大于玻璃。 2.金属熔点低于600oC,沸点高于1050oC,1000 oC左右的蒸气压应尽可能低。 3.在1000 oC左右温度下,不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 能满足以上条件的金属镓、铟、锡三种,其中锡最便宜、无毒,所以选用锡液作为浮抛介质。 但它易被氧化成SnO、SnO2、或与硫反应生成SnS,所以,要用还原性气体进行保护,一般用氮气加氢气作为保护气体,保护气体中即使有很微量的氧都会使锡液恶化,导致玻璃下表面产生雾点、沾锡、彩虹等缺陷。 (二)玻璃厚度的控制 如何控制玻璃厚度是浮法生产平板玻璃的关键。生产厚度大于6mm的玻璃比较容易,主要是限制玻璃带自由变宽,在锡槽摊平抛光区设石墨挡边器来限制玻璃宽度。 如果同时加大玻璃液供给量,并调整拉引速度,就可以生产6~30mm厚的玻璃。 生产厚度小于6mm的各种玻璃比较困难。因为玻璃在锡液上自由摊平,有一个平衡厚度。即使更加大拉力,厚度变化也不大,但宽度却大大减小。 如拉力过大,玻璃带会被拉断。 要解决浮法玻璃拉薄问题,首先要了解有关平衡厚度和表面张力的增厚作用,才能了解浮法玻璃拉薄的方法。 1.浮法玻璃的平衡厚度 高温锡液面上的玻璃液(1050oC),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重力和表面张力达到平衡时玻璃带的厚度有一个固定值,称为平衡厚度,约为7mm,见图。在有拉引力的作用下,玻璃的厚度小于7mm,约为5.7~6.3mm,6.3mm厚度称为在有拉引力作用下的平衡厚度。 2.玻璃表面张力的增厚作用 浮在锡液上的玻璃带,横向没有约束力,当纵向拉力增加时,宽度缩小,而厚度改变不大。 即使利用拉边器暂时保持宽度,玻璃带短期被拉薄,随后又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缩小宽度,厚度又回到平衡厚度,这就是表面张力的增厚作用。 只有当玻璃的温度下降到使粘度达到105Pa·S左右,这种增厚作用才会大大减弱。这是由于温度降低使玻璃的粘度迅速增大,而表面张力则增加不多,巨大的粘滞力使表面以发挥作用,因此,当有拉边器作用时,在强大的拉力下就可使玻璃变薄。 (三)浮法成形的工艺制度徐冷法拉薄成形工艺图(右) (1)玻璃液通过坎式宽流槽(spout)流入锡槽,温度约1100 oC。 (2)摊平抛光区,温度在1050~900 oC,玻璃液粘度为102.7~103.2Pa·s。连续均匀流入锡槽的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摊平并被抛光,摊平抛光过程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 (3)徐冷区,温度由900 oC降至850 oC,玻璃液粘度从103.2Pa·s变为104.25Pa·s。 (4)拉薄区: 温度从850 oC降至700 oC,玻璃液粘度下降。在该粘度下,表面张力使玻璃变厚作用已不明显,受拉力作用玻璃易于伸展变薄,且厚度、宽度几乎按比例减小。 玻璃带在该区形成了一个收缩过渡段,或称为变形区。 拉边辊都设在此区。 (5)硬化区: 温度从700 oC降至650~600 oC,玻璃的粘度迅速增加,使其能在保持原状情况下被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 如锡槽出口温度偏高,则玻璃带在被引上转动辊时,会出现塑性变形。 反之,如温度过低,则会断板,并使锡液的氧化加剧。 六、玻璃的退火 (一)定义与目的 消除玻璃制品在成形或热加工后残留在制品内的永久应力的过程称为退火。 其目的是防止炸裂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熔铸耐火材料和铸石等成形后也都要经过退火。 (二)玻璃的热应力 玻璃中由于温差而产生的内力称为热应力,按其特点分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三)玻璃中应力的消除 玻璃在应变点附近属粘弹性体(伯格斯体),既具有弹性也具有粘性,因此,应力可以得到消除(松弛)。 (四)各种玻璃的允许应力 事实上,在玻璃中完全消除永久应力不可能的,因为在应变点附近降温时,制品内外不可能一点没有温差。只要那时温差存在,到完全冷却后或多少会存在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故障分布函数new.ppt
- 放射化学讲放射性).ppt
- 教师口语).ppt
- 放牧地合理利用.ppt
- 教案沉淀平衡.ppt
- 放疗节.ppt
- 效果宣传操作流程标准.ppt
- 放疗与免疫广州谢丛华).pptx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节电现象课件.ppt
- 教科版物理磁与电.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