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张力检测的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锚杆张力检测 1.测试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安全的重要性,其中,交通公路等质量检测也被人们尤为关注。今天,我们说一说在预应力桥梁中常用着的锚杆张力检测。锚杆张力检测锚杆张力检测锚杆张力检测锚杆张力检测 锚索张力检测 应用预应力体系的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建设中,隧道、边坡、山体加固等工程大量应用了锚杆锚固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中占。 图11 钢绞线不连续的状况 造成钢绞线不连续的原因主要有: 在反弯点,以及管壁变形,或者管壁破损造成混凝土浆液流入硬化,使得钢绞线难以穿过。此时,有的施工人员就采取从两端伸入钢绞线的方法(图1-1中上图); 有的施工人员则恶意地偷工减料,在两端设置设计的钢绞线,而在中间则减少钢绞线的根数; 照片11钢绞线不连续的状况 由于钢绞线的有效截面不够,所以无法张拉到设计的张力,甚至完全不张拉。其造成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导致桥梁的断裂。因此,如果能够准确地测出锚索/杆的现有张力(也称为“有效预应力”),也可以推断出钢绞线的连续性,从而有效地杜绝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对于空悬的钢索,其张力有较好的测试方法(基于自振频率)。而对埋入结构内部的锚索体系,基于自振频率的测试方法则有很大的局限,因此,迄今尚无有效的张力测试方法。 为此,在综合国内外现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等效质量法(TTEM)的埋入式预应力测试原理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锚头激振并测试锚头的振动响应,从而可以推算埋入式锚索/杆的张力。 该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177856.5。 我公司研发的产品岩锚多功能检测仪SRB-MATS(里有相关信息)在专用检测锚杆锚索张力、锚索杆灌浆密实度上获得了很好成效。 1.1 锚固力的测试方法和原理 预应力桥梁的锚索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 空置锚索:锚索本身自由,仅端部铰接 埋入式锚索:锚索埋入到结构体中,仅锚头露在外部。 这两种锚索张力的测试方法有显著的区别。 空置锚索的有效张力 对于空悬锚索(如悬索桥、斜拉桥),其张力测试均是基于弦振动理论,即通过锚索自振频率与张力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图1-1-1),张力越大,自振频率越高。 锚索的张力(单位为N)与其第阶横向自振频率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1-1-1) 其中,为锚索自由部分的长度(计算长度,略短于实际长度,单位为m); 为锚索的线密度,即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为锚索的抗弯刚度(N·m2) 在实际的测试中,特别是在短锚索、短拉杆的测试中,有两个影响因素要注意: 计算长度的确定 测试频率的阶数 图11-1 自由绳索张力与自振频率间的关系 埋入式锚索的有效张力 埋入锚索与空悬锚索的边界条件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埋入式锚索无法对内部锚索激发自由振动,只能通过对锚头或露出锚索激振。因此,单纯依靠频率的测试方法有非常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测试范围和测试精度。 为此,我们将锚头、垫板等简化为如下的模型。即将锚头与垫板、垫板与后面的混凝土或岩体的接触面模型化成如下的弹簧支撑体系。 该弹簧体系的刚性与张力(有效预应力)有关,当然张力越大,也越大。另一方面,在锚头激振诱发的系统基础自振频率可以简化表示为 (1-2-1) 在上式中,如果为一常值,那么根据测试的基频即可较容易地测出张力。然而,通过实验发现,埋入式锚索在锚头激振时,其诱发的振动体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锚固力的变化而变化。锚固力越大,参与自由振动的质量也就越大。 图11-2 预应力测试的基本理论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等效质量”原理的有效张力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利用激振锤(力锤)敲击锚头,并通过粘贴在锚头上的传感器拾取锚头的振动响应,从而能够快速、简单地测试锚索(杆)的现有张力。 图11-3 等效质量法测试的基本概念 图11-4 等效质量法的基本概念 模型试验、现场验证及应用 同时,我们根据该理论开发了相应的张力测试技术(图1-1-3)和设备。经过大量的试验验证,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验证结果还表明,该技术的测试范围、精度和测试效率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已达到了实用水平。 基础模型试验(本公司) 试验概要 浇筑了如下的混凝土块模型。 图12-1 张力测试模型 试验结果 下图显示了测试得到的传统的张力-频率关系。可以看出,当张力超过150KN后,测试得到的自振频率已基本不再变化。这说明了单纯采用频率的方法是无法有效地测试埋入式预应力体系的有效预应力的。 图12-2 张力-自振频率的关系 以及我们提出的等效质量法(TTEM)的测试结果。 图12-3 等效质量法的回归关系 图1-2-4 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