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董飞-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题 目 耐水解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姓 名 董 飞
学 号 3070515006
专业班级 化工071班
指导教师 尚龙安
分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开题日期 2011年 3月17日
目录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概述 2
1.1 产品简介 2
1.2 国内外聚氨酯发展现状 2
1.3 存在的问题 3
2. 研究方向及进展情况 4
2.1 丙烯酸树脂改性技术 4
2.2 有机硅树脂改性技术 4
2.3 环氧树脂改性技术 4
2.4 其他改性方法 5
3. 存在问题 5
4. 参考文献 6
第二部分:开题报告
1. 背景及意义 8
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9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9
3.1 实验部分 9
3.1.1实验原料与器材 9
3.1.2乳液及乳膜的制备 10
3.1.3水解性试验 11
3.1.4性能测试 11
3.2 耐水解性能分析 12
4. 总体安排与进度 13
5. 参考文献 13
第三部分:外文翻译(原文见附件).........................………………………...........14
文献综述
概述
产品简介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物的统称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聚氨酯大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等基团
聚氨酯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等许多领域。
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多年发展较快。
纵观世界范围,西方发达国家聚氨酯行业早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进入创新研究发展阶段;亚洲市场增长迅速,众多跨国化工企业已将业务重点和研发中心纷纷转移至亚洲甚至中国市场;中东地区聚氨酯市场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总的来说,由于近十几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聚氨酯工业,包括从基本原料到制品和机械设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2005年中国聚氨酯产量约300万吨,产值约600亿元,比2001年的122万吨、约200亿元分别增长了146%和200%,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5%中国将是全球最大PU产品制造和消费中心。
随着环保法规的逐渐增强,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控制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通常把溶剂型聚氨酯限制于一些传统的应用中。低VOC甚至零VOC、无毒、无污染的新材料水性聚氨酯越来越受到入们的重视。因此,随着溶剂价格的上涨,水性聚氨酯应该替代溶剂型聚氨酯,这样对环境也有利,而且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技术已日趋完善,产品性能日益提高,已经在纺织品涂料、纤维涂料及聚合物与玻璃表面的粘合剂方面的应用呈平稳的递增趋势,并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
但一般水性聚氨酯往往存在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及机械强度等性能较差的缺点。为克服上述不足,近年来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改性方法也日新月异。如交联改性、复合改性、-NCO封闭改性技术、纳米改性及多元改性等[4]。使得其在各方面的性能有所提高,但是近年来国内由于一般合成革的耐水解老化性能还是不理想,故研制耐水解的聚氨酯是今后改性聚氨酯研究的方向之一 。
聚氨酯材料与水的作用方式[5]有两种:
(1)物理渗透,水分子通过溶胀作用进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之中,从而破坏大分子链间原有的氢键作用,使聚合物分子问的作用减弱,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下降,这一过程是可逆的,经干燥脱水,可恢复原来的性能。
(2)化学降解,进入到大分子链中的水分子,与分子链中的基团发生反应,破坏聚合物的原有组成,使材料的性能发生不可逆改变。因为本体中存在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