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进酒——课件

*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歌感情脉络 2、把握作者在诗中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白的乐观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深入理解诗歌的感情与主旨 李白 (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作者简介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李白的人生经历 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解题 :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歌朗读·读准字音 1、范读:(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音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 2、正音: 樽 馔 裘 烹 恣 谑 zūn zì zhuàn qiú pēng xuè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 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 请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 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 李白从这一片浩浩汤汤的江水联想到了什么呢? 人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丝 雪 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前2句由黄河比兴,一来一去从空间夸张,写黄河的气势不可挡,又不可回。后2句一朝一暮从时间夸张,悲叹人生短促。 从这四句看,诗人“悲”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人生短促 悲 感情上大起大落? ?????开头四句?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欢”和“乐” 纵酒放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自信 洒脱 夸张 豪饮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 欢快。 ????“人生”以下六句?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