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报刊诗话的传统诗学影响和新变.pdf

近代报刊诗话的传统诗学影响和新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8 卷第 1 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  No.1  2012 年 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SCIENCE)  Feb. 2012  近代报刊诗话的传统诗学影响和新变 李德强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报刊诗话是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强大影响力。它生成于 近代传媒,产生了新变,但也却与传统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艺术和体例、风格等各方面都是直接继承 古代诗话而有所发展,并受到了传统诗学的深远影响。这种深层影响不但体现在近代报刊传统型诗话中,也体现 于革命诗话、闺秀诗话和滑稽诗话等特色报刊诗话中。 关键词:近代报刊;诗话;传统诗学;新变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1−0154−05  近代报刊诗话是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过渡型诗 1872 年 4 月,《申报》在上海创刊,发行人美查就公 话,它的思想、艺术和体例、风格与传统诗话有着直 开宣布:“本报之开馆,于愿直言不讳焉,原因谋业所 [1]  接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新的特质。就诗话这一 开者耳。”  正是出于商业盈利目的,美查尽最大可能 体裁的规范来说,近代大多数报刊诗话应属于传统诗 使《申报》本土化。为了打开销路,他曾先后聘请赵 话范围。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化和报刊自身的特点,也 逸如、席裕祺等买办负责经营业务;蒋芷湘、蔡尔康 使得这些诗话较多延续了诗话记事体例,带有很强的 等任主笔;何桂笙、钱伯昕等襄理笔政。对于编辑业 以诗存史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报刊诗话的创作 务他也从不过多干涉,认为“本馆虽西人开设,而秉笔 [2]  和传播更能反映出近代知识阶层对文学的期待视野, 者皆华人,其报系中西人所共成者”。  这种办报策略 ② 以及由此而来的报刊登载模式与诗话体制。这种深层 不但取得了巨大成功, 也使得 《申报》中国化色彩更 影响不但体现在传统型诗话中,也体现于革命诗话、 为浓烈,并对此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 闺秀诗话和滑稽诗话中。 吸引知识阶层的关注,《申报》以“概不取值”的标语广 泛征集竹枝词、书评、剧评、人物小传等喜闻乐见的 一  文学样式,这在稿费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是极具 吸引力的,并极大刺激了报刊文学的繁荣景象。总体 19 世纪 50 年代,上海的报刊事业率先进入近代 看来,虽然这些文艺作品多描情写物,充满着对洋场 化阶段,一批外报像《六和丛谈》《中外杂志》《万国 畸形繁华的新鲜感和自豪感,就其内容而言似乎没有 公报》《小孩月报》等相继落户申城;19世纪 90年代, 太大的社会意义,但这种方式却把传统文学与现代传 上海已然成为全国报刊中心;此外,上海的新书馆也 媒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