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灾后心理急救对策与实施特点的.doc
简述灾后心理急救对策与实施特点的
简述灾后心理急救对策与实施特点的 导读:灾后心理急救对策与实施特点的功能性适应能力。急性应激期主要使用心理急救的干预方式,与后期处理PTSD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急救的首要目标是:让个体感受到稳定、安全的环境及关系,推动适应行为的开始;心理急救的关键是重建安全感和稳定感。同时,在灾后危机干预中,心理救援人员需要重视自我保护和反思,区分英雄情怀与英雄行为。 关键词:灾难;应激 摘要:灾难事件的发生使人处于紧急应激状态之中,可能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转变;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性反应,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灾难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会损伤短期和长期的功能性适应能力。急性应激期主要使用心理急救的干预方式,与后期处理PTSD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急救的首要目标是:让个体感受到稳定、安全的环境及关系,推动适应行为的开始;心理急救的关键是重建安全感和稳定感。同时,在灾后危机干预中,心理救援人员需要重视自我保护和反思,区分英雄情怀与英雄行为。
关键词:灾难;应激;危机干预;心理急救;安全感;稳定感;英雄情怀
Abstract:A calamity can cause people in the stressful situation,Serial changes may happen in individuals emotional, behavioral or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is not a disease or a pathological process, but a normal adaptive reaction. The stress reaction to calamity can damage the adaptive function. Therefore, as the intervention in early period,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tervention to PTSD in lately period. The first project of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s making individual to feel stability and safety in environment and relation, and contributing individual to start adaptive behavior. Also, otivation and protect ourselves as a helper in crisis intervention, divide the Heroize plex and Heroic behavior.
Key ity;stress;crisis 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 first aid;safety; stability;Heroize plex; Heroic; 1672-8602(2013)12-0007-02
现代社会环境,地震、水灾、车祸、空难、疾病等突其来的灾难越来越多的发生,事件发生时处于紧急状态中的人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转变。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震撼性,可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导致适应性功能障碍甚至发展出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1]。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国家迅速组织了多方面的救援工作。其中,心理救援的积极介入,颇为引人关注,它表明了我们已经认识到灾难事件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但是,灾难中的心理工能做什么?在心理救援的早期如何介入,怎么做?汶川地震中的心理救援实战,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也引发进一步的深思。可惜的是,很多心理工缺少心理急救的理论储备和培训经验,仓促上阵,使用治疗PTSD的各种策略来处理急性期的应激反应,不能收到预期效果,有时候反倒带来一些不良的反应 。所以有必要界定心理急救与后续干预、处理PTSD等措施的各自内涵,区分心理急救和创伤后应急障碍干预措施的不同,明确心理急救的目标和干预策略。
1灾后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性反应
突发灾难性应激事件几乎能使每个人产生弥漫的痛苦。在突发事件面前,个体如果没有类似的事件经验,也没有充分的应对准备,再加上外界信息的不明确性,大多数人最初的反应,会表现出震惊、诧异、愤怒、无助和慌乱等情感和行为特点。一部分人可能表现出各种轻重不一的精神和躯体症状,表现出为愤怒、敌意、恐惧、焦虑、沮丧、忧郁等情绪反应;心慌、气喘、肌肉抽搐、疲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