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身份认同与概念厘清
摘 要 “儿童”概念的深层义涵往往反映着成人意识形态对儿童的基本观念和认知,也包含着各个当前会对儿童的属性、归属、定位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文化解释。从“儿童”发现史的角度厘清文化发展史上“儿童”概念的深刻内涵是理解幼儿教育的关键,也是我们开展幼儿教师教育的开始。
关键词 儿童 概念 存在
Abstract The deep meaning of “children concept often reflects the adult childrens basic concept and ideology of cognition, but also contains fundamental views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each current problems on childrens attribute, attribution, orientation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children, it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Keywords children; concept; exist
“?和?”作为处于特殊人生阶段的人或作为一种暂时性的身份,他们确实是不同历史时空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年的历史,只是因为历史和成人的种种傲慢与偏见,导致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作为儿童这一身份由视而不见,到引起注意再到深刻关怀,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转变。
1 时代更迭中儿童的“存在”与存在的“儿童”
1.1 “不存在”的“儿童”
(1)早期生命被极力贬低和看轻。儿童长久以来不被人发现,并且被人熟视无睹。客观说,这种视若无睹远不止始于儿童期,早在胎儿期、婴儿期的生命都是饱受贬低和看轻的。例如,史前时代至西元400年间,社会接受残害婴儿生命的事实,罗马律法亦不认为杀害小孩是谋杀行为。公元4至13世纪阶段,儿童被遗弃、贩卖为奴,甚至被害行乞现象十分常见。此外,儿童早期微弱的存活率也使得人们不愿意对一个可能不久于人世的婴孩投入太多感情,同时人们并不认为,这个太早消失的小东西有值得记忆的价值。这些夭折早殇的生命生前未曾得到基本的珍视和尊重,死后甚至不能变成人口统计学上稍纵即逝的一串数字,他们是历史上真真切切“不存在”的孩子。
(2)早期艺术对儿童形象的错位表达。中世纪艺术主要将儿童表现为袖珍版成人,它涉及的不是儿童的实际存在,而主要是人们对儿童的感受。在13世纪留存的儿童形象中,从神情、身材、举止、服饰看,找不到一幅表现儿童真实面貌和形象的作品,除了身高,没有任何东西将儿童与成年人区分开来。那时的婴儿、儿童与成人只有“分量”上的差别,儿童不过是“具体而微”且地位更低的小大人,完全没有自身的特点。当时的艺术家用我们的观感难以接受的方式曲解儿童的身体,“一丝不挂的真实婴儿形象只有到了17世纪才出现,此时儿童越来越表现为其自身,我们已经可以越来越经常地看到许多活着的或死去的儿童肖像。”①
1.2 被“发现”的“儿童”
(1)作为各领域研究副产品间接受关注的“儿童”。儿童的存在与家庭史、医疗史、思想史、教育史等相互攸关且彼此深刻影响。从事家庭史研究的学者在研究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结构时,儿童作为种族延续与家庭繁衍的继承者、婚姻关系的巩固者、家庭物质资源的消耗者,自然成了史学研究者不能不理会的研究对象。在医学领域,随着民间众多生育医案、育婴扶幼与襁褓之道等资料的积存,医学领域也逐渐分支出儿童专项或相关的亚层次专门学科。从事思想史和关心思想发展的人偶尔也会注意到与儿童相关的问题,许多思想家在探讨人性论或人性善恶这些哲学基本命题时,常常会追究到“人之初”的婴幼儿童。关心教育的人,也必然留意到儿童这个群体,尤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影响日益扩大。可见,在儿童“发现”之初,人们注意的焦点实际上还不在儿童本身,而是为了儿童之外的其他原因。
(2)作为具有独立人格且被承认和尊重的“儿童”。儿童开始被认为是自由而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存在,源于一批代表社会进步势力的教育家、思想家。如荷兰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莫和英国哲人洛克,强烈抨击中世纪对待儿童的不人道行为和态度,呼吁要尊重和解放儿童,按儿童主体的本性来促进他们自由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使人们在对待儿童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