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轿车整车通用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
冲压件设计规范
孔
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
1.3过线孔
1.3.1过线孔翻边
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
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
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
1.4.1
1.5排水孔
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
1.7螺栓过孔
1.8管道贯通孔
2.圆角
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
3.1密封边
3.1.1行李箱下端
3.1.1.1.为了使水排出,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安装用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车门开口周围的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问题。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应该避免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为了防止水从密封条泄漏并且进入舱支架内的胶黏料或可发泡的热熔胶需符合漏水防止设计手册。2.0mm的最小厚度层可以确保安装产生0.5mm的过盈量。 “皇冠型”可代替胶黏料热熔胶提供充分的密封,可以改善插入或拔出的力度以及组件的功效。在边缘和金属片之间产生2mm的最小过盈量。(上图中的尺寸“Y”)边缘至密封10mm平坦区域(上图中的尺寸“X”)。如图所示,此平坦区域将密封条提升至槽的上方取消10mm的台阶,将2mm的过盈量延长,使其盖住整个槽底。在上方背板的最小槽截面的面积(上图中的“Z”)建议定为324平方毫米,而圈侧板一侧的槽截面的面积建议定为162平方毫米。使用较小的面积达到最优质的性能。槽斜坡优化组合,以便防止漏水。
防止密封的间隙 4.3与油箱、油管的最小尺寸控制
油箱 50 油箱的的隔热板 30 非金属油管 100 非金属油管(有热保护) 50 金属油管 50 注油管 50 4.4与电器部件的最小尺寸控制
启动发电机箱 静态的 20 启动发电机安装法兰(凸缘) 静态的 12 启动发电机终端 静态的 60 交流发电机终端 静态的 60 交流发电机调节器 静态的 60 交流发电机整流器 静态的 60 5.灯具布置
目的:使所有消费者在必要情况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自行更换灯泡。
6. 加油口布置
6.1注油管的空间尺寸要求
6.2油箱盖手部操作空间
公隙区域(一个封闭的圆筒状)可以在注油管45度以内的任意角度倾斜,而公隙区圆筒的中线与C点的交叉部分可以在浮动区域范围内移动来获得间隙。
7.车身内饰件与白车身的尺寸控制要求
内饰件卡扣孔钣金配合一般开Φ8.3的孔。内饰卡扣安装面保证与钣金安装面2.5mm.
三、一般车身主要焊装顺序
13
局部焊装过程
下车体
下车体组合
地板与梁组合
地板梁总成
P/U
SUV
主线焊装过程
前机舱总成
前风窗侧板
边纵梁
前风窗下横梁内板
前围板
前机舱侧板
后轮罩内板
前围前支撑总成
(设计成闭合状态)
翼子板内加强板
后地板梁总成
前地板梁总
后地板
中地板
中地板梁总成
前地板
GBA焊装顺序-非承载式白车身
SUV
主线焊装过程
前风挡上横梁
顶盖
D柱焊接件
顶盖中间横梁
顶盖前后横梁
侧围总成
侧围焊接总成
白车身总成
车身焊接总成
P/U
组合第二步
组合第一步
完成的下车体
后尾灯安装板
D柱加强板
A柱加强板
侧围外板
翼子板外加强板
B柱内加强板总成
后轮罩外板
A柱上内板
B柱内板总成
侧围后内板
GBA焊装顺序-非承载式白车身
局部焊装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