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音乐作品中多声道演绎出的“镜像”概念——刘健创作的《半坡的月圆之夜》
—
响 西安音乐 院学报 (季刊 )
窖 J交i 学
- lof
aoXia Journa XianConservat
ng o 。M 。。 2014年9月 第33卷 第3期 Sep.2014Vo1.33No.3
中图分类号:J611.1 文献识 别码:A
文 章 编 号:1003-1499-(2014)03-0120-04
·刘思军
电子音乐作品中多声道演绎出的 “镜像’’概念
— — 刘健创作 的 《半坡的月圆之夜》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摘 要 全面分析刘健教授2004年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 《半坡的月圆之夜》,首先围绕 “镜
像”这一独特的概念,阐明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初衷,四只音箱间相互的音响折
射 ,营遣 出多重反射 的音响构造 ,把 “幻听音乐”的独特声音魅力展现得淋漓尽
致;进而通过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展示出多段体 曲式结 构的清晰脉络。 “东方语
境”的提出,旨在创作思维特征的研究上提升到了某种全新的高度,折射出作 曲家
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取材并运用多种符号式语言,与电子化多媒体艺术表现
形式相结合,最终创作出具有高强度民族归属感的作品。
关键词 电子音乐;刘健; 《半坡 的月圆之夜》;镜像
一 、 创作背景 (二)创作意图
《半坡的月圆之夜》出 自 《镜像系列之二》,首先
(一)作者与作品 “镜像”这个词的词义是指镜子中反射出的影像,所 以作
刘健教授是已故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现 曲家定义下的电子音乐系列音乐都是出自于对声音运动空
代音乐和电子音乐作曲家。早在1987年,他就倡导并率先 间的诠释 。
在武汉音乐学院创办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将 电子音乐专业 “半坡 ”是中国古代距今6000余年的一个原始氏族部
化、系统化教育体系引入到大学本科阶段。 落,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
《半坡的月圆之夜》是曲作者刘健教授于2004年 “为 代表 。作 曲家选取这样一个距今极其遥远的 “名词”概
新笛、小堂鼓和四只音箱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首演于 念,用以展示中华文化符号的特殊性和唯一性。 “月圆”
当年10月份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作品将现代感与民 可 以说是一种意境的描绘,月亮的出现多限于宁静的夜
族感融于一身,现场器乐与音箱互动构建成六重奏的组 晚,因此,从这一情境中可 以隐约感受到作曲家试图在作
合,搭配新颖,颇受好评。随着此作品在 国内外诸多重要 品中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思考宇宙,思考人的起源……
场合的频繁上演,已渐渐成为代表中国当代电子音乐创作 电子音乐与新笛和小堂鼓的组合形式,较好地调动了
最前沿的作品之一。 现场实时演奏的生动性和电子音乐预置部分中空间运动的表
作者简介:刘思军 (1970~)。男,博士,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副教授。
收稿 日期:2014—05—26
·120 ·
2014年9月 第33卷 第3期 Scp.2014Vo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