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蒹葭·学案
《蒹葭》学案
【学习目标】
1、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2、理解“水”、“伊人”等意象。
【背景资料】
1、《诗经》题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都是周诗,它产生的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500多年。
《诗经》在孔子时称为“诗”,因共有305篇,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所整理过的书称为“经”,才确定《诗经》的名称。(儒家奉有“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秦火以后,汉时保存研究《诗经》的有四家: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现存《韩诗外传》),这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现在所读的《诗经》,是毛亨、毛苌传下来的。毛亨作《毛诗故训传》,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2、“风”、“雅”、“颂”:《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共160篇,文学史上,“风”和屈原《离骚》并称为“风骚”;“雅”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属正统音乐;“颂”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指陈述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辞。南朝梁文学家钟嵘曾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本诗选自《诗经·秦风》
4、重章叠唱:《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就是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很多诗篇,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反复咏唱。《诗经》中的篇章原来都是入乐的歌词,歌唱通常采用章节复沓的形式。重章叠唱,便于记忆,也有利于传唱。反复咏叹同一内容,一唱三叹,能够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5、关于《蒹葭》:《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练习】
1、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
1)溯洄从之( )( )( )
2)白露未晞( )( )
3)在水之湄( )( )
4)道阻且跻( )( )
5)宛在水中坻
5、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一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