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 第7期 计 算机 技 术 与发 展 Vol.24 No.7
2014年7月 COMPUTER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July 2014
德国eID机制对我国网络身份管理的启示
1,2 3 1,2 1,2 3
杨明慧 ,刘孟占 ,邹 翔 ,汪志鹏 ,饶 洁
(1.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 201204;
2.信息网络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4;
3.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
摘 要:网络身份管理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社交网络等各类网络在线应用的基础。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
是网络上远程证明个人真实身份的权威性电子文件,是一种实现网络身份管理的有效手段。 如何在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
的同时又能兼顾保护用户隐私是当前网络身份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概述了当前网络身份认证中存在的问题,然
后针对德国eID机制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了德国eID机制对我国网络身份管
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子身份标识;网络身份管理;身份认证;隐私保护;数据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9X(2014)07-0157-05
doi:10.3969/j.issn.1673-629X.2014.07.039
Reference of Germany eID Mechanism for China Network
Identity Management
1,2 3 1,2 1,2 3
YANG Ming-hui ,LIU Meng-zhan ,ZOU Xiang ,WANG Zhi-peng ,RAO Jie
(1.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hanghai201204,China;
2.Key Lab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hanghai201204,China;
3.Colleg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
Abstract:Network identity management hasbecome the base of on-line applications such as e-business,e-government and social net-
work.Civil network electronic identity (eID) is authoritative electronic file to determine individual identity,which is an effective ap-
proach to implement the networkidentitymanagement.However,itisaproblemtoprotecttheclient’sprivatedatawhencarryingoutthe
identity m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