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1 绪论
古代漢語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袁海林 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語言文字教研室 古代漢語講義 第一講 緒論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我们赖以思想与表达的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从有文字记载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语始终一脉相承,保持着语言性质的相对稳定。当然,汉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系统的内部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这种与时俱进的演变正是它历久不衰的生命力的表现。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历史分期 根据语言变化和历史发展情况,我们一般把汉语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古代汉语:先秦两汉至“五四”运动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历史分期 古代汉语历史跨度长,不同时期语言差异大,学术界又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至“五四”运动前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 语言分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由于古代人民的口头语言,现在已无法听到,所以,我们常说的古代汉语实际上是指古代的书面语言。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古代汉语书面语的分支 1.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唐宋散文)模仿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中的语言。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先秦两汉时期,文言文与当时的口语是基本一致的,魏晋以后,文言文与口语逐渐脱节,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词汇、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使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别越来越大。到“五四” 运动,文言文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文言文曾经书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三千多年间,经史子集,浩如烟海,绝大部分是文言文。今天,我们要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就必须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重点是文言文。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古代汉语书面语的分支 2.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魏晋以后,某些作品中已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古白语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变文、禅宗语录、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白话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再加上方言和时代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古白话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如果不把古白话弄清楚,对古代汉语就不会有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也应该重视对古白话的研究。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白话的产生晚于文言文,时间上接近现代汉语,因此,其词汇语法特点与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总体阅读难度相对小于文言文。另外,古白话的使用范围大致限于唐宋以后的俗文学作品,文献数量与价值均无法与文言文相比。所以,可不作为本科生学习古代汉语的重点。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四)古代汉语书面语文言文资料一则 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四)古代汉语书面语古白话资料一则 孔子徒弟,姓曾名参,根前奉侍来。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以这个勾当顺治天下有(蒙语,相当于“啊”)。百姓每自然和顺有。上下人无怨心有。你省得(懂得)么?”曾子起来说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说:“孝道的勾当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当先以这孝道里生出来。” 元贯云石《孝经直解》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四)古代汉语的概念: 广义: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狭义:以先秦两汉书面语言为范本的古代文言文。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两汉的古文。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内容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工具课。 一方面 ,要系统学习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