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声现象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噪音。 噪声 乐音的特征 响度、音调和音色 一、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小实验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____有关: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单位:分贝(dB) 声源振动幅度 二、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小实验 大提琴 小提琴 频率:概念: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意义:振动的快慢 音调与发声体____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振动的频率 三、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三、噪声的防治 噪声的相对性:噪声的影响还会因人、因时而异 噪声的防治: ?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接收 噪声的危害:`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 伤害身体、危及生命 从产生环节减弱噪音 从传播环节减弱噪音 从接收环节减弱噪音 一、响度1、概念:2、振幅:3、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二、音调1、概念:2、频率: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三、音色1、音色:2、决定因素: 声音的强弱 振动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声音的高低 1秒内振动的次数。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由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噪音的防治 相对性: 噪音的防治: 噪音的影响还会因人、因时而异 ①从噪音的产生 ②从噪音的传播 ③从噪音的接收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 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2、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②“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 。 ③这小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 高 ④“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C 响度 响度小 音调 音色 3、把把左栏的字眼与右栏相关的说明连接起來。 音色 响度 音调 声波的振幅 发声体本身的特性 声波的频率 4、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 每秒振动了300次,不带花飞时平均每秒振 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认出蜜蜂 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试解 释这个现象。 第 四 章 声 现 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请同学们在不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的基础上做出各种让物体发声的活动。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把直尺,一根 橡皮筋,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有请问大家: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 特点,在它们发声的时候让它们停止发声, 看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 振 动 声音的产生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的产生 二、声 音 的 传 播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音的传播 请同学们做以下的两个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 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声音的传播 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事实证明,声音靠空气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 上的说话声吓跑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 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思考: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