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陆风格”建筑引发的思考.pdf
“欧陆风格”建筑引发的思考
陈贤雅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最近一期《城市建设》合同号1002885 业务员刘小坤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全国盛行的“洋立面”现象,探讨“欧
陆风格”的起源、具体概念及特征,指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一大误
区—盲目“仿洋”,提出今后建筑师应意识到“仿洋”的局限性,努力
创造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
[关键词]欧陆风格 西学东渐 传统 仿洋 中国现代建筑
一、问题的提出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举
国上下,大江南北,到处可见隆隆的建设工地,其中“洋立面”现象
即“欧陆风格”占有相当的比例。作为沿海新兴旅游城市的阳江也不
例外,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充斥着市区的大街小巷,令人眼花缭乱。中
国建筑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民族风格的追求之后,忽然抛开了仿古而转
向了“仿洋”。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我们应看到经济高速发展而
文化又相对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欧陆风格的具体概念及其特征
“欧陆风格”的出处,我们无法准确的把握。若干年前“欧风”
从深圳刮起,继而吹向全国。在开发商和设计师的眼中,“欧陆风格”
是高尚住宅的象征。但实际上,它既不特指某一国家又不特指某一时
1
期的建筑风格,而是包括了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一个十
足的大杂烩。建筑师们无奈地按照开发商的设想去创作,再加上市场
动作的不规范,于是乎,“欧陆风格”在中国遍地开花。
诚然,“洋立面”现象体现着某种文化精神,迎合了现代人的某些
需要,成为某些特定阶层或行业“标新立异”的手段。从表面上来看,
比起那些毫无内涵的苍白的建筑而言,稍有进步的成分,中国人毕竟
长期生活在缺乏内在品质的环境下,以至于对风格、形式有着某种渴
望。另一方面,主管部门急于摆脱单调乏味的环境风格,复古的手段
已无新意可言。于是,人们的目光便转向了“洋立面”。
面对如火如荼的建筑市场,建筑师已无暇关注建筑的深层秩序,
又抵挡不住类似“欧陆风格”这个看似现实的风格的冲击,于是,出
现了众多貌似新颖的作品。由于缺乏丰富的细部线脚及严谨的比例构
图,今天的“欧陆风格”常常显得粗制滥造,这些作品往往缺少令人
感动的内涵,无法表现其应有的意境。究其原因,除设计者对西方古
典建筑知识不足外,还有实施的困难。由于形状、线脚复杂,施工制
作困难,只好运用现成部件,而市面上出售者,不少是不符合法式、
形状,尺度、比例等都欠妥,再加上组合不符章法,实难具古典之美。
阳江不少小洋楼就是待外墙装饰妥当后,再将预制的装饰柱、窗套、
山花等安装上去。不少人认为,只要有了这些装饰部件便有了洋味,
却不知建筑本身与这些装饰品如果不能恰如其分的融为一体,就象一
个欧洲人穿上中山装、戴上瓜皮帽,自称“中国风格”一样,不伦不
2
类。纯粹的西方古典建筑不论对整体与局部的尺度、比例还是形状等,
都有严格的规定,各部位有模数关系,强调构图的完整性与主从关系
的配合。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有头有尾,有主有从,通过系列
的比例关系,显示整体与局部、各局部之间的和谐和完善关系。格式
是重要组成部分,柱的平面尺度(如柱径)与高度及细部尺度有严格
的比例关系。我们应意识到“欧陆风格”在中国盛行无论是从空间上
还是从时间上看都是一种错位,此风不可长。
三、欧陆风格溯源
“欧陆风格”的造型基础源自拥有几千年文明结晶的西洋古典建
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及美学基础,其艺术及美学价值是公认的。“欧陆
风格”并不是只有今天才有市场,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对“西洋文
明”的模仿曾多次出现,其吸收、模仿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照搬
照抄西洋古典形式,原封不动移植;二是中西合璧,有所变异与发展;
三是不伦不类,随意拼凑。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我们看到,从1557
年西方文化在澳门大规模登陆,进而在沿海地区发展,随后,西方文
化全面进入内地,直到圆明园楼中的西洋楼建筑。西洋楼既然落入了
帝王之家,受到君主的青眯,自然也就具有了正统的身份。于是,在
各个通商口岸及租界地建筑中,大都以西洋楼体现西方文化。直到今
天,当我们注目这些老房子时,仍能够感受到它们的某种动人之处。
四、欧陆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后"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风格与种群类别研究.pdf
- "90后"学生群体风格和思想特点研究.pdf
- "中国(艺术)风格"与中国园亭之西渐.pdf
- "二董"《合刻栘华馆骈体文》艺术成就探论——兼论"二董"骈文的风格渊源与文学史地位.pdf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访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pdf
- "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pdf
- "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pdf
- "元四家"的山水画风格与文人画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pdf
- "党员三兄弟"奉献为群众.pdf
- "典雅深沉,憨拙雄浑"——论长安风格阮曲的艺术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