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喷射混凝土在变电站边坡中应用
喷射混凝土在变电站边坡中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喷射混凝土在变电站挖方边坡的具体应用,从中可以基本了解喷射混凝土的设计施工经验。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变电站 边坡 设计 施工
1 概述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一定比例配合的水泥、砂、石等拌合料,通过管道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岩面、土层面、建筑结构物或模板)上凝结硬化而成的一种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不是依赖振动来捣实混凝土,而是在高速喷射时,由水泥与骨料的反复连续撞击而使混凝土压密,同时又可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因而它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特别是与岩层、混凝土、砖石、钢材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可以在结合面上传递拉应力和剪应力。喷射法施工还可在拌合料中加入各种外加剂和外掺料,大大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喷射法施工可将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捣固结合为一道工序,不要或只要单面模板;可通过输料软管在高空、深坑或狭小的工作空间向任意方位施作薄壁的或复杂造型的结构,工序简单,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2 适用范围
喷射混凝土在力学与工艺方面具有一系列现浇混凝土不能比拟的特点与优点,使得它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主要有以下方面:
⑴地下工程:矿山巷道、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铁及各类用途的洞室的支护衬砌。
⑵岩土工程:边坡、基坑、水库、堤岸渠道、水池等工程的护壁。
⑶异形薄壁结构工程:各类用途的薄壳屋顶的建造。
⑷修复加固工程:桥梁、海堤、大坝、码头、冷却塔、烟囱及房屋建筑的加固,以及由于化学腐蚀、火灾、地震、爆破冲击、超载或施工不良等因素造成损伤的建筑结构的修补。
⑸防护工程:各类钢结构的防火防腐层。
⑹耐火工程:烟囱及各类热工炉窑的建造与修补。
本文结合实例,主要针对喷射混凝土在变电站岩土边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设计、施工值得注意的问题。
3 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35kV变电站位于广西桂平市紫荆镇西侧的山坡上,距桂平市约28km。站内场平标高为105.32~105.42m,坡顶最大高程123.5m,挖方区边坡最大高度18.08m。根据相应边坡专题报告:断裂带与站址区的最近距约5km,因此对站区及边坡的稳定影响不大。根据钻探资料,边坡土层由上而下为:
①层表土:灰褐色,稍湿,松软状,成份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植物根系及腐植质,层厚一般为0.4m。
②层粘土:黄色,硬塑状,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局部含粉砂质泥岩角砾,厚度为2.80~4.10m。
③层全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褐色,硬塑状,局部夹页岩。岩体风化强烈,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易钻进,岩芯呈粉质粘土状。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韧性及干强度较高,厚度8.70~13.60m。
④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褐色,泥质、粉砂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岩芯呈短柱状,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4.60m。
上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指标
①土层
②土层
③土层
④土层
承载力特征值(kPa)
90
200
240
400
内摩擦角(度)
8.3
11.2
30
内聚力(kPa)
50
54.5
70
压缩模量(MPa)
6.8
7.0
14.0
天然重度(KN/m?)
18.0
18.4
18.9
19.2
饱和重度(KN/m?)
18.5
18.8
19.4
19.8
图1 钻孔柱状图
3.2人工边坡开挖坡比
根据钻孔资料和本次野外实地调查附近近期开挖的边坡坡度,现提出边坡各土岩层的边坡容许坡度值如下:
⑴②层粘土按1:1.5。
⑵③、④层泥岩按1:0.86
由于挖方区边坡最大高度18.08m,考虑设置一个台阶两级边坡,由下而上每级边坡高度为8.0m、10.08m,坡比分别为1:0.86、1:1.5,台阶平台(马道)宽度为2.0m。
图2 边坡开挖情况 图3 挂网喷混凝土后的效果(一) 图4 挂网喷混凝土后的效果(二)
3.3边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钻探资料,场地边坡主要由粘土②、全风化粉砂质泥岩③和强风化粉砂质泥岩④组成,属多层结构边坡。根据表1参数及上述坡比及台阶平台的设置,利用北京理正岩土计算软件按圆弧稳定分析法(瑞典条分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其计算结果为滑动安全系数=1.47。
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细管电泳法筛选微生物絮凝剂菌株条件探究.doc
- 民俗艺术礼品化发展方向探究.doc
- 民事行为高科技化背景下证据规则变迁.doc
- 喜迎湖南塑料彩印行业春天.doc
-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提升探究.doc
- 民办高校中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应用探究.doc
- 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理性思索.doc
- 民办高校创新型学生组织对基层党建工作探究.doc
- 民办高校图书馆创新大流通服务模式探析和探究.doc
- 民办高校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探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