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电化教育》月刊多维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电化教育》月刊多维研究

民国《电化教育》月刊多维研究   [摘 要] 《电化教育》月刊是我国最早的一份教育技术学的期刊。该刊发行时间虽短,但在当时影响巨大。文章从历史文献研究的角度,通过对该刊创刊背景、发刊词、栏目内容与主要作者等多维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该杂志的办刊方向、研究重心与学术特点,以及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民国; 电化教育; 背景; 方向; 内容; 作者;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谢云(1976—),男,江西瑞金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史等方面的研究。E-mail:jxxy@jxnu.edu.cn。 在我国近代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份杂志,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仅有数月时间,出版的刊数也只有短短数期①,但它却一度影响了当时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这就是1936年12月在上海创办的《电化教育》月刊杂志。它也是第一本以“电化教育”命名的期刊。 一、杂志背景分析 《电化教育》杂志是由当时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主办。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于1932年7月8日,以“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电影事业之发展”为宗旨。该会经教育部指定为中国教育电影之代表机关。同年,被吸收为国际教育电影协会成员。[1]关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北京电影学院孙健三先生在《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一书中有详细史料佐证,该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之后,各地分会相继成立,其中上海分会活动尤为积极。上海分会自1933年成立后就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推行电化教育,如公开放映教育电影节目、出版和编译专业书籍等。但这一时期,协会除了发布诸如《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等报告外,并无定期出版刊物。面对这种现状,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决定与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合作出版《电化教育》月刊,聘请会员陈友松为主编,而特约撰稿人有方治、王平陵、余仲英、谷剑尘、吴研因、吴剑真、邱锦义、李君磐、沈西岑、邰爽秋、周佛海、周剑云、金擎宇、范德盛、姚苏凤、胡雄定、俞庆棠、段天煜、孙明经、徐公美、洪深、陈公素、陈立夫、陈果夫、陈剑惰、陈礼江、陈鹤琴、高天棲、高践四、郭有守、程步高、彭百川、童行白、张北海、张道藩、张景石、黄天佐、杨敏时、黎民伟、褚民谊、赵鸿谦、郑贞森、蒋学滋、蒋建白、刘之常、潘公展、潘抑强、潘澄侯、鲁觉吾、蔡楚生、卢蒔白、钟灵秀、戴策、应云卫、魏学仁、罗明佑、罗刚、欧阳予倩等58人。[2]从这些名单中可以看出刊物的雄厚背景,及浓厚官方色彩,成员包括众多国民党中央党部、教育部、内政部要员,以及教育名家、电影界知名人士、知名教授等;而且刊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陈立夫书写。 二、办刊方向分析 杂志在创刊号中发表了主编陈友松博士撰写的发刊词,文中对《电化教育》杂志的定位与办刊方向作了精当描述。 首先是对杂志的阅读对象定位,“……现在中枢(即中央)方积极提倡电影教育,然而要收登高一呼万山响应之效,必须要有一个深入下层的刊物,作为宣传、研究、介绍、沟通和推动的喉舌。这就是本刊自然的使命之一。”[3]可见,杂志在创办之初的定位就并非纯学术研究型的期刊,而是要面对广大普通民众读者,承担一定的电化教育普及任务,从实际发行过程也可以知道,杂志“只收邮资,免费分送全国各教育机关”。[4] 其次,对于杂志的职能定位,从发刊词中可以看出,创办者希望杂志能起到纽带的作用,即不但要为教学电影在教育界中争取一席之地,还希望能够将教育领域与其他各行业紧密联系。“……因此影片之供给与制造问题成了极复杂而专门的问题。至于实施方面,必须要适当的教育行政的机构和充裕的教育经费。凡此种种,非电影与教育界严密组织研究不可。这是本刊应有的使命之二。”“……教育电影不是单纯的电影界和单纯的教育界可以闭门造车的。亦当与全国各种学术团体连成一交通的密网……然而这种经纬万端的大合作,犹导百川入大海,非藉一有力的专门的言论机关,去策动不行。这是本刊希望的使命之三。”[5] 其三,对于杂志的内容定位上,创办者希望该杂志能成为学者、名师的舞台,把前沿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电影事业,需要一种刊物,把这些学者名师的秘诀,发表出来,鞭策国产的勃兴。现在中枢提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教育电影是这一个五千年来超历史的破天荒之举(引吴鼎昌语)的一个毛遂,是极有希望的工业。可以吸收大量的人材与劳动,我们要研并究实行如何使电影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打成一片,这是本刊要兼顾的使命之四。”[6] 此外,同样是对内容定位上,杂志也倡导多探索电影教育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应用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