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症医学科常见管道护理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医学科常见管道护理管理

常见管道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1 供给性管道 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 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深静脉置管 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2 排出性管道 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 监测性管道 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4 综合性管道 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有三重作用: 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 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 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1.妥善固定,有效减压。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正确连接负压盒,保证有效减压。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 胃管脱出或打折 。 2.定时挤压,保持通畅。 A.定时挤压,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 B. 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 C.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60---120分钟。 D. 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正常空腹胃液应为无色透明。如含有十二指肠回流的胆汁时,可呈黄色或草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十二、腹腔造瘘管:胃造瘘 空肠造瘘 胃造瘘:保持通畅,并记录引流量、性状,注意造瘘口皮肤的清洁。 空肠造瘘:为提供营养的途径。 TEN护理时应注意: a. 预防感染,每次开放前及滴完营养液后均应以无菌纱布包扎管口,以除细菌 污染,因为营养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 b. 防止阻塞,每次应先滴入葡萄糖盐水,然后再滴入营养液,滴完后,要用温水冲洗营养液管,以防堵塞。 TEN护理时应注意: 营养液种类配置时同时宜新鲜配量,调匀过滤,用量和浓度宜从小到大,适量加入氯化钾,甚至胃液和胆汁。 适度保温,以免过冷,过热刺激机体。 控制滴速,营养液开始2至3天滴速慢,以后逐渐加快,一般需8至10h滴完。 TEN护理时应注意: 观察滴入后有无腹胀,腹痛,腹泻,症状轻可控制滴入量,症状重则暂时停用。 拔管:病情得到控制,情况明显好转,可考虑拔管。 每条管道均需保持固定、通畅、在位。 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