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退缩行为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学前儿童退缩行为的探讨
姓名 龚清清
学号
指导教师 郭 光 武
专业 学 前 教 育
班级 07学前9班
摘要
根据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我选择对儿童的退缩行为进行研究,幼儿退缩行为主要是由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产生的,主要分为,焦虑退缩,安静退缩,课堂退缩行为三大类,通过家园合作,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积极交流可以逐渐改善幼儿的退缩行为。
关键字:幼儿、退缩行为、社会
Abstract
According to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I choose to study withdrawal in children, child flinch behavior mainly by the impact of family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generated, divided into, anxiety, withdrawal, quiet retreat, classroom behavior of three categories of withdrawal, through the homes cooperation,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can gradually improve the exchange of the withdrawal in early childhood.
Keywords: child care, withdrawal behaviors, social
目录
引言 3
1学前儿童退缩行为的概念 4
2学前儿童退缩行为的主要类型 4
2.1 焦虑退缩行为 4
2.2 安静退缩行为 5
2.3 课堂退缩行为 6
2.3.1调整方法: 6
2.3.1.1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6
2.3.1.2创设良好环境 7
2.3.1.3因材施教 7
2.3.1.4适当的帮助 8
4 教师与家长的注意事项及侧重点 8
4.1教师注意点 8
4.1.1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作为矫正工作的中心环节。 8
4.1.2正确分析这类儿童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 8
4.1.3适当采用心理治疗方法,改变儿童的行为方式。 9
4.2家长注意点 9
4.2.1 9
4.2.2 9
4.2.3 9
4.2.4 10
4.3改善幼儿退缩行为的侧重点 10
4.3.1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0
4.3.2用游戏和童话启发孩子 10
5.结论 11
致谢 11
引言
儿童的退缩性问题行为,通常以消极、顺从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集体或他人没有明显的危害,因而不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实际上,这类问题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更加潜在和深刻的不良影响。儿童退缩行为指的是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表现孤独、胆小、害怕、怯生,不愿与其同龄孩子交朋友,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在家中异常行为。“课堂退缩行为”表现为经常保持缄默,不主动发言,或产生言语表达差、课堂紧张焦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问题。退缩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经类型较弱,适应性差;二是后天的教育方式不当。例如,老师很少与他们交流、玩耍;老师活动中的霸权或言语伤害,可逐步使孩子失去言语权。另外,受到严重心理和生理创伤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退缩行为。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活动中大胆踊跃发言呢?我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消除造成孩子退缩行为的心理障碍。严厉的甚至粗暴的责备,对孩子来说都是强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过度的焦虑,怕达不到老师或家长的要求,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继而产生活动中的退缩行为。这时教师应调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当孩子答错时,千万不要责备,“没关系,再想一想,想到了再举手告诉我,好吗?”耐心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消除了他们答错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得到保护,自然地,孩子在活动中的退缩行为就会减少。
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氛围,适宜的环境是使孩子乐学、愿学的条件,是孩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激活情感的重要保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能力传授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孩子情感及人文素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