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抚触加非营养性吸吮
泰州市中医院 王秀红 参考文献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目的:探讨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呕吐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 60例有呕吐症状的新生儿 (排除消化道畸形新生儿 )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如禁食、 洗胃,少量多次喂养,斜坡卧位;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新生儿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患儿再次呕吐次数、腹胀缓解时间、胎粪排净时间、肛门刺激排便次数、每日大便次数、达到按需人工喂养所需时间及疗效。 结果:两组新生儿呕吐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儿再次呕吐次数、腹胀缓解时间、胎粪排净时间、肛门刺激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按需喂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每日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研究组大于对照组(93.5%83.8%),且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呕吐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抚触 穴位按摩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喂养过程中常易出现呕出症状,特别是早产儿,是由于未发育健全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加上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另外发生感染、胃食管反流等病理现象也较易出现,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和干预,以免发生窒息、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现对2012年12至2015年5月我院NICU收治的62例发生新生儿呕吐症状(排除消化道畸形)的病例进行两种治疗干预措施,现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自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发生新生儿呕吐症状62例患儿,胎龄32w—足月,入院日龄在15分—2天内,其中男婴30例,女婴32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38例,体质量1850-3800g。新生儿肺炎28例,窒息14例,咽下综合症9例, 败血症3 例,低血糖 1例,小于胎龄儿2例。所有患儿均排除颅内出血、胃肠道先天畸形、坏死性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存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病情,积极治疗和护理。 所有患儿均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温、静脉营养、体位疗法、1%碳酸氢钠洗胃等综合治疗,发生便秘者采取肛表刺激排便,或生理盐水灌肠;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新生儿抚触加穴位按摩配合非营养性吸吮 1.2.1 非营养性吸吮:侵入性治疗前、哭闹时、每次喂奶前(当每次喂奶量小于10ml时)给予无孔橡皮安慰奶嘴,使用轻柔的压力放人早产儿口中吸吮,5-10 min/次,8-12次/天,吸吮后再给予微量喂养,持续至达到按需喂哺量[1]。 1.2.2.1 抚触准备工作:(1)环境,抚触室室温控制在25~28℃(冬季室温控制在28~30℃),相对湿度50%~60%;光线柔和,播放莫扎特等柔和音乐,使患儿安静、放松,预备好毛巾、尿布、按摩油;(2) 时间,安排在喂奶后90分钟左右,予晨间沐浴后及午睡就寝前,新生儿安静、舒适状态下,最初可每次5分钟左右,待婴儿逐步适应(2~3天)后,每次15分钟,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3)由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操作,操作者剪短指甲,先用温水洗手,抹按摩油(不要接触婴儿眼睛),用柔和的安慰性语言并与患儿亲切目光交流。采用国际标准手法进行抚触和按摩,配合穴位按摩[2]对太阳穴、耳穴,迎香穴、合谷穴、劳宫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摩。 1.2.2 .2 抚触方法[2]:对照组按正常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手法抚触,并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其中,具体方法如下:(1)头面部:先用两手拇指指腹从前额正中向两侧滑推至太阳穴,顺时针揉15次,再用两手掌从前额发际推按至枕后,两手顺势捏住其耳廓,按揉耳穴,再用两手拇指按揉迎香穴15次.两手掌顺势对头部、面部、颈部进行抚触,做洗脸、洗头状按摩。(2)胸腹部:两手分别从胸前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依次交叉推进,呈大的交叉型.然后两手从患儿左下腹交替抚至右下腹,并避开脐痂处。(3)四肢及手掌、足底:两手交替自患儿的上臂、前臂至手指尖,大腿、小腿至足、趾尖,四肢以揉捏按的手法,稍用力.抚触至手腕合谷穴、手掌心劳宫穴及下肢足三里穴、足心涌泉穴时.顺时针指腹揉按15次,而每个手指、足趾轻轻向上顺势提拉。(4)背部:婴儿处于俯卧位,操作者两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缓慢按揉,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拉脊柱两侧皮肤和皮下组织,慢慢捻动上移,每按捏2次提拉1次,直至大椎,如此反复交替3次。(5) 臀部:双手掌从臀部中央至两侧来回环状按摩。除穴位外,全身抚触部位反复5次,同时密切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