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概论第一章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本课程为非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选修课。主要介绍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最新发展及水力水电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水利工程的基本知识, 对水力发电工程的特点、生产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的要求日益增多,而大自然的来水:地域、年际、年内分配不均,使来水与供水的矛盾日益尖锐,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最大的世界性问题 ──水匮乏 世界银行最新提供的报告警告:世界上近40%的人口难保有足够的洁净用水。水资源已经到了严重不足的阶段。一些环境和资源学家也指出,不远的将来,水缺乏将成为地球环境方面最大的难题。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所谓水利工程,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 水电站的优缺点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升船机。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砼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2000年砼浇筑量为548.17万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万立方米/秒。 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25万立方米/秒。 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量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三、中国水能资源的分布(按技术可开发量) 2. 按流域及水系划分 长江53.4%;黄河6.1% 珠江5.8%;淮河0.1% 东北诸河2.3% 东南沿海诸河2.9% 西南国际河流10.9% 西藏诸河15.4% 西北内陆及新疆2.8% 1. 按地区划分 西南67.8% 中南15.5% 西北9.9% 华东3.6% 东北2.0% 华北1.2%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四、中国水能资源分布的特点: 1. 时间、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 不同地区,南方一日雨量可远超过西北全年的降水量。 同一地区,一次暴雨可超过多年的年均降水量,从而导致我国各地历史上洪、涝、旱灾频繁发生。 2. 开发不方便,技术难度大 高山峡谷地区交通不便,建造、生活、输电困难相对多(条件大为改善)。电站容量大、水头高、单机容量大、技术复杂。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远古时期 封建统治时期 共和国成立后 五、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春秋战国以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又由于诸侯割据,互相攻占称霸,出于对粮食、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需要,塘堰灌溉工程、人工运河有较大规模的发展。 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1、约BC2000:大禹治水(传说) 2、战国时期BC475-BC221:堤防系统。 据文字记载,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开郑国渠引泾水东下入洛,十余年后,渠成,灌田4万顷。郑国是中国最早入史的“水工”。 战国时期BC256: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岷江都江堰分洪灌溉工程,一直是成都平原农业稳定高产的保证,堪称中华民族的骄傲之一。工程历时14年,灌溉面积从以前的100多万亩到现在超过1000万亩。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郑国渠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及水电建设史 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地区,开凿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不仅可供通航,且有灌溉之利。 至隋、唐两代,我国封建社会进入极盛时期。隋代在兴修水利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在前人开凿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建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达1794km的京杭大运河。 到明、清时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