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新宴-军装和医学都是我最爱
王新宴:军装和医学都是我最爱 她在军校时曾以绝食相逼要求退学,却又爱上了军医这个职业并在大学期间荣立了三等功;她追求浪漫完美,却始终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她在临床科室干了二十多年后,却服从组织安排到辅诊科室工作,迎来又一个事业的春天。她,就是空军总医院特诊科王新宴主任。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这位女军医,看看她别样的军旅生涯,听她讲述从医之路的跌宕故事。
从厌学到出色,
军校为她打开医学之门
1980年,王新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从哈尔滨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成为空医队100名学员中8名女生的一员,懵懂进入了医学领域。
刚进军校,王新宴就发现自己对学医极不适应,对部队极不适应。军校生活讲究整齐划一、服从命令,那时候她觉得这是一种极其束缚自我的压制,跟想象的大学生活完全不一样,她不愿学解剖,对福尔马林也过敏,追求浪漫完美的王新宴懊恼地提出退学,并开始用绝食抗议5天。中队干部、大队领导甚至时任学校政治部主任陈郁文亲自找王新宴谈心,帮助她释放厌学的压抑情绪,还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王新宴开始主动改变自己,逐步融入了军营,并在军校期间光荣入党。
80年代初期,社会刚刚从十年动乱里平复下来,许多心灵受到创伤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像雪崩一样被冲毁了,而新的信仰还在社会生活中艰难孕育,《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青年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这个困惑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那是一场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被称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的著名讨论,王新宴也开始思考,人生的路怎么走才有意义。
1983年“五一”期间,学员大队组织一百多名学员去华山游玩,由于游人太多,山上突然发生了踩踏险情,部分游客被上山和下山的人流挤得从半山腰掉下山崖,现场一时特别混乱,同学们迅速自发地组织参与救援。一位军工厂的工程师从华山上摔下来后,脑部受伤,情况非常危急,王新宴和同学们靠手轮流抬着那位工程师跑了22里山路,并带回到学校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开颅手术,受伤的工程师挽回了一条性命。回学校后,同学们都没主动说这件事,直到那位工程师病愈出院后给军校领导和光明日报社写了感谢信,军校学员主动救人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道。
当年,《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刊发了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勇于救人的事迹,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王新宴和同学们用行动证明了危难关头当代大学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组部授予学员队“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团中央授予他们“新长征突击队”称号。1984年,第四军医大学举行事迹报告会,王新宴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作为主讲人之一,受邀到西安市做巡回报告。
那一年春天,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到学校听取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的事迹汇报,并带着王新宴等4个学生代表一起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授奖活动。在火车上,大家挤在一个车厢里热烈地畅谈着生活和理想,聊到高兴时,李克强同志在王新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赠言:“精神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前提——与王新宴同学共勉,李克强于4月22日火车上。”
受到鼓励的王新宴在李克强同志的本子上也写了一句话:求事业、爱生活。这既是她的感悟,也是她立志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二十九年过去了,那本点燃王新宴人生理想的笔记本仍然完好地保留着,激励着她在医学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北京,王新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为当时国家机关的干部做报告,在清华大学百年礼堂为北京的大学生做报告,那次报告反响很热烈,在大家的鼓掌声中,王新宴意识到,只要坚定朝着理想目标奋斗,人生的道路是越走越宽的,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女军医。
从高潮到低谷,
信仰让她坚守职业航向
1985年王新宴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第四军医大学想让她留校任团工委书记,这个别人眼中的大好机会,王新宴却坚决拒绝了,她对学校政治部领导说:“我只想当医生,让我去临床一线吧!”
最终,王新宴被分配到了空军总医院,学校还专门写了推荐信给医院。报到后,王新宴先开始在科室轮转,医院把她安排到号称“龙头科室”的心血管内科,一进科王新宴就参与了一位老红军的保健任务,在医疗组工作了7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首长及家人的好评。
1988年3月,为了高效优质开展飞行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开始筹备空勤科,把王新宴抽到空勤科,还是研究心血管疾病。1989年医院引进了心电HOTER,这个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心脏相关数据。当时飞行员因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后,要通过放飞鉴定才能重返蓝天。王新宴觉得,鉴定的标准都是以地面监测为主,飞行员复飞后在天上的实际状态并不知道。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飞行员把心电图监测带到天上去,观测复飞后的真实数据。这个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那时候也没有电子病历,为了找出所有放飞飞行员的病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