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   ·申遗点段·凤山水城门 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南宋,后随着南宋的灭亡被毁。到元朝末年,张士诚割据江南,在杭州重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便在凤山旱门东侧。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城市的改造,杭州的城门和墙垣逐渐消失。唯独这座凤山水城门,即便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却依然顽强地保住了横跨中河的一段。它也因此成了杭州目前仅存的一座古城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杭州开始治理中河,破旧的凤山水城门得以照资料所记载的模样重新修复,新颜与历史留下的斑驳印记交错相间。 现在走到中山南路与中河路交会处,便能看到凤山水城门,这座600多年的水城门,静静地矗立在中河上,向来往的每一个人讲述着它的隽永岁月。 ·申遗点段·富义仓 “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与北京南新仓并称“天下粮仓”的富义仓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家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富义仓中的仓储,不仅关乎百姓的饮食起居,也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清光绪六年(1880年),杭城粮食告急,浙江巡抚谭钟麟下令,命杭城士绅购粮十万石分别储存于原有的两个粮仓中。因原仓库仓储空间紧张,而购买霞湾民地十亩,修建仓廒。清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终建成仓房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的粮仓。同年冬,谭钟麟调任陕甘,临行前将此仓库命名为“富义仓”,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而今,位于杭州市霞湾巷8号,依傍于京杭大运河畔,地处胜利河与古运河交叉口,占地约2.36公顷的富义仓,引进了文化创意企业,成为时尚创意园区,以全新的姿态迎来了它的华丽转身。 ·申遗点段·西兴过塘行 西兴是浙东运河的起点,水陆要冲,南北客商、东西货物都须在此中转,故过塘行遍布西兴。不少人可能会问,这过塘行到底是个什么行当?其实,过塘行就是专门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转运行”,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物流中心”。 古时过塘行生意兴隆,各路船只排起队伍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货,昼夜不歇,一派繁忙景象。运河里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俨然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通过西兴过塘行,转运到中原各地。 中国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西兴过塘行修缮工程也已经完成,今天沿着官河路来到西兴过塘行遗址,青石板路面,白墙黑瓦的建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联想起当年辉煌的景象,也牵出了运河的往昔繁华。 ·申遗点段·桥西历史街区 曾经这里货运繁忙,商业繁荣。清末民国,桥西还是商品集散中心,杂货店、茶馆挤满了街头。这里也曾经是戏曲名角的摇篮,十三岁的盖叫天三天打炮戏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曾经这里工厂林立,机器轰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拱宸桥桥西运河边上建立了很多工厂,如浙江麻纺织厂、杭州丝绸联合印染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华丰造纸厂等,它们共同见证了杭州辉煌的工业文明; 曾经这里生活繁忙,市井气息浓郁。大多数居民的生活都和厂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每户桥西人家,少则一人,多则全家,都是工厂的职工。他们的往昔岁月都在这里流淌,这里有着老桥西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如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了时尚转身,成为了集运河风景、古朴建筑、老街老巷为一体的运河观光好去处。如果累了,可以到拱宸桥桥边,边喝咖啡边看运河风景。 ·申遗点段·拱宸桥 拱宸桥为三孔拱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宸”古时指帝王住的地方。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此桥在清代几经毁坏重建。1895年,杭州列为通商口岸,后在此建立洋关,拱宸桥成为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近现代商埠和工业发展的见证者。2005年,拱宸桥进行120年来的首次大修。2006年,杭州运河集团又更换了长3米、重2吨的护桥石。古老的拱宸桥,以沧桑的非凡气势,横跨在运河上。 拱宸桥对于杭州和杭州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前,返乡的游子在看到这座古桥后,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感慨。如今,修缮后的古桥上依然人来人往。走上高陡的桥面,望运河远去,拱宸桥似乎将漫长的运河凝聚于一点,从这里出发,通往外面的是一片闯荡的世界,而回归于此,又是最怀念的故乡。 ·申遗点段·广济桥 广济桥始建于唐,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康熙年间修缮,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西北,势若长虹,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 广济桥第一次大规模保护工程,开始于1995年。浙江省政府拨出专项经费130多万元,对广济桥桥基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增设了8个防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