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布朗莽人家屋文化变迁和调适
云南布朗莽人家屋文化变迁和调适 云南布朗葬人家屋文化的变迁可分为主动改变与被动改变两个阶段。过去,他们主动吸收邻近他族优秀建筑文化因素,在自我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主动改变;现在,他们住进了由政府扶贫工程提供的安居房内,出现了诸多文化不适,并相应做出了一些文化调适,进入了被动改变的阶段。在现代化框架下,以莽人家屋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在尊重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和切实帮助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平稳实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变迁,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布朗莽人 家屋文化 文化变迁 文化调适
家屋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的经典主题之一。自从摩尔根指出好客风尚和共产主义生活的原则既是理解印第安人建筑的关键,又能以之说明建筑的特点与印第安人制度的契合之后,人类学家对家屋的研究日渐兴盛,主要集中在“家屋社会”(house society)研究、传统家屋文化及变迁等方面。2009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笔者在云南布朗莽人聚居的金平县金水河镇龙凤村、平和村、牛场坪村、坪和下寨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莽人家屋文化展示出了与过去不同的一种新的变迁模式。对既往的家屋文化及变迁研究而言,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案例类型。本文重在揭示莽人家屋文化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并就安居房建设工程忽视其传统文化,促其被动变迁的不良后果进行深入反思。
一、布朗莽人的传统家屋文化
云南莽人于2009年5月正式归属布朗族,但保留莽人称谓,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跨境族群。国内的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金平县金水河镇境内。据2010年金平县人口普查统计,该县共有莽人722人(另据笔者初步统计,嫁往云南省其他县市与外省市的莽人约20余人),其中688人住在金水河镇的三个村寨中。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莽人一直栖居在中越边境靠中国一侧高山森林的边缘地带,过着刀耕火种的初民生活。1957年到1959年初,在云南金平县委、县政府和当地驻军的宣传、动员与帮助下,莽人开始并村定居,从简单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这以后,又几经重组。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雷公打牛、南科新寨、坪和中寨和坪和下寨等4个村落。改革开放后,在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程等的推动下迁址并村,于2009年组合成牛场坪、龙凤与平和三个新村。
莽人传统家屋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居址的选择。莽人的家屋通常择地建造于森林边缘的高海拔向阳坡上。这种地方阳光充足,沥水,故病菌、虫害等相对少些。在缺医少药的时代,这有利于减少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同时也便于他们砍柴、采集与狩猎,从事刀耕火种。由于高海拔向阳山坡的某些自然特征及当地文化营造法则等的制约,聚居成小村寨的早期莽人家屋多呈梯形分布,即顺着山坡的高低来营建家屋,鲜有并排建造家屋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并村后,才出现较大规模的村寨,出现并排建造家屋的现象。
其次是家屋建造及其相关仪式。莽人之间有良好的互助传统,一家盖房,全村人帮忙。过去,他们建造的是茅草顶家屋,建材易得,结构简单,因此建屋工作大多能在一天内完成。莽人用十二生肖记日,并认为猪日不吉,故该日不能动工。另外,家中三代内直系血亲的祭日也为动工禁忌日。除此之外,其他日子均可动工兴建家屋。过去盖房的屋架材料,如柱、梁、椽等,主要是用麻栎木与竹子,墙体建材主要为竹片,屋盖材料主要用茅草。建房的第一步是在山坡上清理出一块平地。之后,用竹竿配合藤条标出一矩形房基位置,由男性户主在此房基中标出祖先柱子和其他柱子的位置,并在祖先柱子的位置栽入第一根立柱,以示对祖先的敬重,然后再栽人其他立柱。接着,在立柱上架设横木,以使屋架稳固。之后再上梁、扎椽等,使屋架成形。最后是铺设茅草顶。这些工作均由男性负责,女性虽参与建房,但仅做辅助性工作,如帮助砍伐树木和竹子、割茅草、编织铺屋顶的“草瓦”等。在此过程中,她们不得碰梁、柱等,也不能上房铺“草瓦”,据说这是怕她们污染家屋。房屋完工的当日即可迁入,但须举行包括“撵鬼”(即驱鬼)仪式在内的入屋仪式。撵鬼仪式(莽语称“nong ma hun”),由魔公(莽语称“a zhuang ji hua”)或老年男性主持。他左手拿一内装少许清水、大米与谷糠的竹筒,右手拿三根点燃的柴火,带领年轻男性手持棍棒在家屋中四处敲击,造出响声,以驱逐新建家屋中的野鬼,最后站在家中将竹筒和柴火从小门(一般是家屋西门)丢到外面。然后,主妇在新火塘中起新火,而户主则在家屋的大门上悬挂绿叶等以拦截野鬼。此后,户主或主妇抱着装有贵重物品的蔑箱首先入屋,放于他们的卧室内,其他人则抬着其他物品随后入屋。最后,主家设宴招待众人。众人要送贺礼,在酒席上要唱起贺新房歌,并以舞蹈助兴,祝福主家迁入新居。时至今日,莽人自建家屋时,虽歌舞之俗不再,但撵鬼仪式不可或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3免疫失调课件(共36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新解读《JB_T 8446 - 2013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一种基于伯努利吸附原理的爬壁检测机器人.pdf VIP
- ZEEKR知识自测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2025年CSP-S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创意元素训练.doc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历年真题.pdf VIP
-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优化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