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影片《钢琴师》看音乐对电影叙事作用
从影片《钢琴师》看音乐对电影叙事作用[摘 要] 叙事是电影存在的基础。电影情节作为一种叙事方式既包括具体内容,也包括一定的结构形式。电影音乐作为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可避免地会进入到电影叙事系统中去,并对电影叙事产生作用。本文以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二战题材影片《钢琴师》为例,从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展开与音乐对影片叙事的前后呼应两方面,来探析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
[关键词] 电影音乐;叙事;《钢琴师》
2002年上映的《钢琴师》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史诗大片。影片根据波兰犹太裔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波兰钢琴家为逃避纳粹迫害四处躲藏、艰难求生的经历。《钢琴师》一经上映就席卷欧美,影片一举拿下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三项大奖,并被法国、英国电影协会评为“年度最佳影片”[1]。真实感无疑是影片最震撼人心之所在,而绝佳的配乐亦是影片成功的保障。电影配乐在影片中起着深化主题、渲染气氛以及辅助叙事等多种作用。在《钢琴师》这部影片中,音乐与画面配合完成了对叙事的铺陈和情节的推动,尤其是音乐在情节中的展开和音乐配合叙事的前后呼应别有特色。本文从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展开与音乐对影片叙事的前后呼应来探析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
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展开
影片的叙事实际上是将不同情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合的过程。[2]这些具体情节正像线性叙事中的某一“点”,在这一“点”上,电影配乐能够适时、恰当地与画面进行配合,往往能够使影片的叙事更明晰,情节也更富有感染力。《钢琴师》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犹太区被克洛德纳大街分成两部分,斯皮尔曼和弟弟在路障前停了下来,等待通过。这时从远处传来了犹太人业余乐队演奏的音乐。三位乐手站在墙前无精打采地演奏着手风琴、单簧管和小提琴。两个背着枪的德国士兵挑衅着等待通过的犹太人,并命令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跳舞,无奈的犹太老人跳起舞来。德国士兵仍觉得不够,又强迫另一个男人和老人对舞。周围的人群无人敢言,又有四个人被分成两对进入德国人开辟的“舞池”, 他们满怀屈辱地跳着舞蹈。德国士兵又示意那三个乐手到他身边,饶有兴致地指挥着。接着又有一些人被赶进“舞池”,连拄拐杖的老人也不放过。音乐声中,拄拐杖的老人不支倒地。德国士兵的笑声、犹太裔孩子的哭声和业余乐队的演奏声混合在一起,如人间的悲鸣曲,直到哨声响起这哀伤的交响曲渐歇。德国士兵张狂放肆的笑声与音乐声交织在一起,与无言的犹太人屈辱跳舞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张力。
又如,伊扎克·海勒来到斯皮尔曼家,想找他和他弟弟亨里克加入为德军效力的犹太警察队伍,被两兄弟拒绝。海勒此行给他们带来了他们并不想做的工作,实际上斯皮尔曼为了全家的糊口在一家咖啡厅打工。画面切换到咖啡厅,斯皮尔曼正在弹奏钢琴曲。咖啡厅里烟雾缭绕,挤满了佩戴大卫之星臂章的犹太人。钢琴曲在咖啡厅里盘旋,这些人的脸上看不到战乱对他们的影响,也看不到他们对残害同胞的同情,这里仿佛是他们的世外桃源。虽然很少有人注意听斯皮尔曼的演奏,但他自己沉浸在优美的钢琴曲中,享受着弹琴的过程。直到老板应客人要求停止了斯皮尔曼的演奏,而那对客人在桌上扔金币听声音来辨别金币的成色。这对无耻的客人把金币验完装进兜里,斯皮尔曼才得以继续演奏。音乐的停止和金币撞击大理石台面声音响起像是对斯皮尔曼无情的嘲弄,德军的炮火炸毁录音室才能阻止他演奏,而现在只是无聊的客人随意就可以停止他的演奏。这里音乐充当了叙事的推动者,从斯皮尔曼在乌烟瘴气的咖啡厅演奏得到的片刻宁静,到被无耻客人的打断,到无奈地继续演奏的境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再看斯皮尔曼一家目睹了对面楼里同胞的惨死,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中这一段落。画面一转,斯皮尔曼正在弹奏一支欢快的曲子。这里的音画形成强烈对比,前一幕是惨死的同胞,这一幕就响起了欢快的旋律,从斯皮尔曼低垂的眼睑和忧郁的表情可知其内心的痛苦。镜头切换到咖啡厅外,斯皮尔曼的妹妹雷吉娜进入画面,音乐短暂停止,随着雷吉娜进入咖啡厅音乐继续。雷吉娜向他示意后,音乐的节奏加快,显示出斯皮尔曼的急切心情,在他匆匆收尾音乐结束后,二人离开咖啡厅。得知弟弟被抓消息的斯皮尔曼找到海勒请求帮助,虽极力奉承,但海勒仍不置可否就钻进人群。这时画面上一个疯癫的老头身边围着几个孩子,旋转着向两个德国士兵靠近,并且拿着他的拐棍指着德国士兵说:“强盗!砰砰!去死吧!”这时背景中单簧管的乐声响起,旋律稍带诙谐。突然,一个黑瘦的老人走到一个女人身后,伸手抢她的碗。在两人拼命的争抢中碗被打翻,汤洒了一地。老人开始舔食地上的残汤,女人哭泣着打他,可是他根本不在乎。这一段音乐始终不急不缓,却表现出了巨大的张力,把纳粹残酷迫害下犹太人一步步迈向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