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脚医生到农工党主席陈竺院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赤脚医生到农工党主席陈竺院士

从赤脚医生到农工党主席陈竺院士   2013年3月17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挂牌,有着15年历史的国家卫生部退出了出历史舞台。当天下午,原卫生部部长陈竺从卫生部大楼走出,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微笑着迅速乘车离开。此时,陈竺的身份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竺从一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到响当当的血液学专家,再到中科院当年最年轻的院士、民主党派领导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有着不同凡响的传奇经历。 直面医改困局 2007年6月29日,陈竺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在与中国科学院的同事话别谈及医改时,陈竺坦言:“这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确实压力很大,自己会慎重,慎重,再慎重。” 此时,媒体报道聚焦了陈竺的非党员身份和科学家从政问题,许多医学工作者也为陈竺捏了把汗。如何重整情况复杂的卫生部,怎样推动迫在眉睫的医改,这位新任部长一上任,就得直面这两个棘手问题。 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安锡培说,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最早就是陈竺提出的建议。“陈竺做过赤脚医生,对农村非常熟悉。”安锡培说,陈竺一直很推崇美国国立卫生院的模式,认为中国医改可以参考,这个模式可以理解为市场主导模式。 陈竺介绍,医改的体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厦,其中有“四梁八柱”。“四梁”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包括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而“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卫生医疗服务”是卫生部医改的总体目标。 “中国医改如何定调,不是部长陈竺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但是作为卫生部门的一把手,能够把眼光首先盯在疾病控制与预防上,这充分显示了陈竺是一个非常懂行的卫生行政官员。卫生部需要这样的内行官员。”医改方案起草负责人之一的王虎峰教授对陈竺提出“对疾控预防要高度重视”的观点,表示极为赞同。事实上,早在30多年前当赤脚医生时,陈竺就有“未病先防”的观念。 2003年非典开始肆虐时,陈竺就敏锐地看到了它的危害性,随即组织科研人员对非典病毒进行研究。这年5月,国家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成立时,已对非典病毒有所了解的陈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并因此被任命为副组长。5月13日,非典肆虐正甚时,他奉命亲率12名专家,奔赴广州和香港。 当时的香港,人们对非典的不了解正在转变为社会恐慌。在与特区政府和医学界人士沟通后,很少面对媒体的陈竺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把非典可能的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告知大众,以缓解社会紧张气氛。 在广东,陈竺戴着口罩,两天内访遍“重灾区”,先后考察了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广州市呼吸病研究所等地的隔离病房。此行,他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非典病源样本,使中科院得以在第一时间公布非典病源基因结构。钟南山院士这样评价陈竺:“他能根据事实分析政策,不是光看上头,能独立思考。另外,他很尊重学术界的老同志,能够听取意见。” 经历与非典的这场“战斗”后,陈竺对中国科技和卫生体制的落后有了更深切的感受。疫情平息后,他与21位院士联名给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呼吁加大公共卫生研究及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之后,陈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就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发表意见和建议。他多次直陈,中国今后应对医学和健康领域的研究增加投入,少做一些“形象工程”: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 “加大公共卫生研究及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和提供者三方关系的新框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陈竺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卫生工作,直接做好公共卫生执法监督,部分参与医疗、筹资和科研活动。 起点是赤脚医生 1989 年7月3日,一架有五星红旗图案的中国民航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升空,向着东方的天际飞去。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陈竺博士和他的妻子陈赛娟博士,肩并肩地坐着。陈竺向窗外望了望,依稀可见塞纳河的碧波和埃菲尔铁塔的雄姿。5年的留法生活、36年的人生印象像历史的画卷,一幅一幅地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1953年8月17日,陈竺在上海市徐汇区日晖一村出生。父亲陈家伦、母亲许曼音拥有医学博士学位。陈竺七八岁的时候,许曼音引导他学习小提琴,期望儿子长大后在音乐上有所建树。后来见他对画画有兴趣,就领他去拜师学素描,还经常给他买船模和各种书籍,培养他的各种能力。陈竺感兴趣的事,许曼音都尽可能地帮助他。此后,许曼音顺着孩子对科技方面的兴趣,促其成长。 1967年,陈竺进入上海市红星中学读初中,当时的教学秩序已十分混乱。1970年,陈竺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临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