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谈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防治
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谈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防治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将AD的干预节点提前至MCI,对有效防治AD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以中医理论探析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中医归属和病因病机,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其相应治则。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防治
[中图分类号] R74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c)-0092-0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等改变,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功能的减退为特征。AD进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认为,对中晚期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很难逆转或延缓病情的发展。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由美国著名精神科专家Petersen于1997年率先命名,并于2007年进一步丰富了MCI的概念,他指出MCI为正常老化和痴呆中间状态,表现记忆和智力方面的轻度损害,但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保持较为完好,尚未达到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1]。近年来,MCI已被公认为是生理衰老和早期AD之间的过渡状态。2011年最新的NIA-AA诊断标准更是将AD视为一个包括MCI在内的连续的疾病过程,充分体现了MCI和AD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将AD的干预节点提前至MCI,对有效防治AD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祖国传统医学在长期实践中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本病认识深刻,AD的中医防治研究近年已取得可喜的进展。
1 MCI的中医学归属
中医学中尚没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一词,但在各时期文献中可以见到与健忘相关的散在记载。中医对于健忘的论述始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热气妄行,善忘。”又如《灵枢·大惑论》曰:“人之善忘,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健忘。”《灵枢·本神》曰:“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肾藏精,精舍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医灯续焰》中对健忘病机有了更全面的论述:“道过之言,行过之事,久不忘记,曰忘。若当下既不能记,索之胸臆,了不可得者,健忘也。乃心虚肾惫,水火不交。经血之府空,荣卫之道涩。致令机关不利,灵巧不开。高年衰朽者多得之。”到了宋代陈言则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对健忘进行概念上的阐述:“尽心力思量不来”;“常常喜忘,谓之健忘”。据此可见,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对健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索,根据MCI患者临床表现多以记忆力下降为特征,故而,目前多倾向于将MCI归属于中医“健忘”范畴。
2 MCI与中医“神病”
根据中医对“神病”的认识,人体的精神活动即是神、魂、魄、意、志等一系列思维意识活动的综合过程,它以“神”的功能正常为前提,而“神”的生理功能包含了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记忆和智能。“神”有先天、后天之别及体用之分。宋代张伯端在《玉清笥青华秘方金宝炼丹诀》中提到:“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清朝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据此可见,先天之神源于父母之精血交合,称之为“元神”。正如《灵枢·本神》中说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并且,元神有赖于脑髓的充养。后天之神称为“识神”,通过心气和心血的滋养而成,是心以眼、耳、鼻、舌、身为媒介接收外界色、声、香、味、触等信息继而引发的一系列神经心理活动。正如《内经》中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又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据此,肝藏魂,肺藏魄,魂、魄统摄于先天之元神,脾藏意,肾藏志,意、志则统摄于后天之识神。如若先天精血随龄衰退,元神虚弱,后天心气随龄耗伤,识神失养。元神虚弱,邪气易客,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神机阻滞,清窍被蒙,先天元神无以填补,后天识神无以充养则致神明失用,则可出现健忘、痴呆等神志症状。MCI为AD的早期疾病状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或伴随轻度认知障碍,据此,神明失用为MCI的基本病机。
3 MCI早期干预与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其最早提出源于《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pdf VIP
-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VIP
- 关于马克思主义环境法思想探究.doc VIP
- 越众集团2012年招聘简章.doc VIP
- 酒店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日语初级~阅读理解.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VIP
- 2022-2028全球及中国化学水处理设备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VIP
- CISSP Official (ISC)2 Practice Tests英文(第3版)考试认证文档p.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