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7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docVIP

优质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7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7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优质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7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摘要 主要介绍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周麦27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周麦27;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49-02 周麦27是周口市农科院以周麦16/矮抗58为亲本,综合运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品质测定和1年3次加代等新技术育成,集超高产、多抗、稳产、早熟等诸多优点于一体,2010、2011年参加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均居试验第1位,较对照周麦18增产9.96%,是近15年来较对照增产幅度最大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1003号,被国内专家誉为产量潜力最高的小麦新品种,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周麦27属半冬性中熟品种,较周麦18早成熟约1 d。幼苗半匍匐,叶窄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约70 cm,株型较松散,旗叶长卷上冲。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耐旱性中等,灌浆快,熟相一般。穗层整齐,穗大,结实性好。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低。 1.2 产量性状 成产三因素为:穗数600万穗/hm2,穗粒数38粒,千粒重45 g左右,一般产量8 250 kg/hm2以上。 1.3 抗病性 高感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中感叶锈病,总体抗病性一般。 1.4 米质 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2010年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面粉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伸性、拉伸面积分别为794 g/L、13.21%、28.9% 、30.0 mL、60.1%、4.1 min、256 E.U、130 mm、47 cm2;2011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硬度指数、蛋白质含量、面粉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伸性、拉伸面积分别为790 g/L、68.6、12.71%、27.3%、27.2 mL、58.2%、5.2 min、240 E.U、123 mm、43 cm2。 2 产量表现 2009—2010、2010—2011年分别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试、续试,平均产量8 257.5、8 844.0 kg/hm2,分别比对照周麦18增产9.9%、5.4%。201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97.0 kg/hm2,比周麦18增产5.4%。 在河南省小麦超高产示范中产量表现突出,2013年6月5日,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以省小麦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所雷振生研究员为组长,省农技站郑义研究员、焦作市种子管理站刘长春研究员、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汤其林研究员为成员,对焦作市修武县周庄乡种植周麦27号1 hm2高产示范方进行测产,平均产量11 922.0 kg/hm2,创2013年国内小麦高产记录。测产专家组组长雷振生评价该品种落黄好、抗病抗倒,是一个超高产的小麦好品种。 6月9日,省科技厅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对周口市农科院设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王寨村的小麦品种周麦27号百亩高产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对该百亩示范田划分了3个测产区域,联合收割机收割后现场称重,除去杂质和水分,平均产量为11 322 kg/hm2。小麦专家辛志勇对周麦27号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一产量,创下了今年全国小麦实打验收新纪录。”,其三要素协调,抗病,抗倒,是一个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好品种。在2012、2013年鹿邑县开展小麦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产量10 113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3年1 hm2小麦超高产攻关田经市、县农业局专家组实打验收平均产量10 087.5 kg/hm2。 3 栽培技术 3.1 整地与施肥 为促进小麦对土壤深层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加速小麦生长发育,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播前整地,使土壤上虚下实,墒情较好,田面平整,为小麦播种、出苗创造条件[1]。目标产量7 500~9 000 kg/hm2,土壤碱解氮70~80 mg/kg、有机质1.2%、速效磷20 mg/kg、全氮0.09%、速效钾90 mg/kg、有效硫12 mg/kg以上时,结合整地施优质有机肥75 t/hm2,或优质腐熟鸡粪15 t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