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白璧微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白璧微瑕

刍议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白璧微瑕摘 要: 浙江省当前通用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一套十分优秀的书籍,获得广大同行的称赞。然而,这套教科书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注释、文章的选材、结构的编排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课文注释 文章选材 结构编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为《语文》)是目前浙江省通用的语文教科书,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各位专家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而编订出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创新活力,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对于这样一套优秀的教科书,来谈它的不足与缺点,似乎是以卵击石。任何一套作品不管它是如何优秀与出色,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况且,《语文》是国家专控出版印刷的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模本,影响甚大,所以谈谈它的不足很有必要。下面笔者就从课文注释、文章选材、编排结构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对《语文》这套教科书不足之处的见解。 一、有待商榷的生僻注音和疑难解释 注释包含的范围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等都是注释对象。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为了让教师、学生在使用时能方便、明白地看懂,便在正文当页之下,或在文章之后列出注释。客观地说,教科书在这环节做得相当到位,但笔者认为,在一些细节方面该套教科书仍不免有粗疏之处。 (一)少了必要的生僻注音 诚然,初中生不能单就几本语文书学语文,还应该与配套的工具书结合起来学习,但必须注意的是,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词语手册》有些许错误影响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但因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之内,所以暂且不谈。《语文》在课文正文当页对许多生字生词进行注音,但不够全面。笔者认为,教科书中有的作者的姓名应注音,如八年级下册(人教2007年9月版)中第四课的作者“茨威格”的“茨”字,九年级下册(人教2003年6月版)第25课《词五首》中“温庭筠”的“筠”及“岐”字等。再者,教科书中的部分多音字也应该注音,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限,需要有生字在读音上的规范、引导。 (二)少了必要的疑难解释 九年级上册的《陈涉世家》中的“弗胜”到底是哪方没有胜利?关于这一点,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解释,而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翻译为:“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但其他很多参考书却翻译为:“(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粗略地看全句,似乎是“弗胜”之前省略了主语,但经由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是守丞“弗胜”,那起义军必定会长驱直入。而讲究“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必定会将“攻陈”与攻铚、酂诸地并述。由此可以推断,“弗胜”的一方应该是起义军。像这类的词,编者应该作相应注释,给学生指明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少受不正规的教学资料的误导,减少由此产生的思想偏差。 (三)有待商榷的多音注音 在八年级上册(2007年3月版)第25课《杜甫诗三首》注释⑨中,编者把《春望》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簪”字注音为“zān”。四川的赵俊跃老师认为《春望》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合辙押韵应是其基本要素,这里的“簪”字如果读为“zān”就不押韵了,所以他认为,教科书中“浑欲不胜簪”的“簪”字读音有两种方案可选:一种方案是不注音;第二种方案是如果一定要注,只能把它注为“zēn”。[1] (四)有待商榷的地名注释 在九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山坡羊·骊山怀古》(人教社2003年6月版)注释中,编者对“阿房”作了如下解释:“[阿房]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故址在现在陕西西安西南阿房村,规模宏大,建筑华丽。”但据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证实[2],阿房宫其实是“半拉子工程”,与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相差甚远,规模既不宏大,建筑亦不华丽。所以编者的这种注释并不真实。 另外,四川的赵俊跃老师认为在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登楼》中的注释③④并不正确,因为灌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均早在1987年就被撤销了,它们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不应再出现在1988年后的语文教科书的注解中。[3] (五)让人疑惑的课文翻译 翻译文言文,一直有三个要求,即“信、达、雅”。而这三个要求中又以“信”为主,为了能达到“信”好多人采用直译,直译固然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保证文章的“信”,但有时候容易望文生义,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脱离题旨或让人费解。下面笔者就举出语文书中的一处翻译与编者及读者共商榷。 在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中,编者将“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翻译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种注释让人疑惑。桃花源人在此地生活已近六百年,完全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