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钉(墙)及土(层)锚(杆-索)比较及在温州地区应用
                    土钉(墙)及土(层)锚(杆\索)比较及在温州地区应用(1.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温州 325000; 
  2.苏州工业园区华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土钉和土锚在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上具有的相似性,以及我国建筑工程科研大大滞后于大规模工程建设实践的现实,使两者发生混淆。本文试从概念、机理、结构、承力体系、应力分布与形变等多角度对两者进行初浅的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钉;土锚;比较分析;工程应用 
  Soil nail (wall) and soil (layer) anchor (rod, cable)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areas in Wenzhou 
  Wang Rui1,Hu Qi-ping2,Xu Pei-lin1 
  (1.Wenzhou Cit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Wenzhou Zhijiang 325000; 
  2.Suzhou Industrial Park, Chin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Soil anchors and soil nail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at has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lags far behind China’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reality of practice, so that the two confuse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mechanism, structure, load-bearing system,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and other point of view of both the Chuqian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Soil nailing;Soil anchors;Comparative analysis;Engineering 
  1. 绪言 
  我国土钉(墙)支护(以下称土钉)的产生是工程界根据“新奥法”和“桩――锚”结构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过来的,新奥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喷――锚――网形成的柔性支护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刚性衬砌,它的先进之处在于调动隧道围岩的强度承受围岩产生的形变压力[1 ]。该方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工程兵三所等大规模用于基坑开挖时的边坡支护,因而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作“喷――锚――网”支护。另一个起源是桩――锚结构以排桩(如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等)和地下连续墙作为超前支护在基坑开挖之前打入地层,开挖过程中约束地层变形并承受桩后水土压力,开挖一定深度施作土层锚杆,并通过张拉土层锚杆,以预应力形成平衡墙后水土压力,即土(层)锚(杆、索)支护(以下称土锚)。由于该方法具有经济可靠、施工灵活、投入作业机具少,特别适应城市环境采用,又因恰逢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对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地库及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之所需,特别是复合土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又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高水位及比较松软的软弱土层后,使土钉支护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 
  上述演变就使工程界在设计土钉支护时明显带有“喷――锚――网”和“桩――锚”结构的痕迹,而且两者在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还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对工程建设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施工实践,工程科学研究滞后的状况非常突出,土钉与土层锚杆概念混淆就使其中之一,应予以厘清。 
  2. 概念 
  土钉。边挖土边从上而下设置土钉的过程中,土层边坡土体的稳定度会有部分丧失,设置土钉的目的在于保持边坡土层剩余稳定度不致继续丧失,或其剩余稳定度的消失过程尽可能缓慢一些,使基坑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能安全进行。 
  土锚。是承受结构物的上托力、抗拔力、侧倾力或挡土墙的土压力、水压力的受力维护结构物的支护稳定体系。 
  3. 受力机理 
  土钉。被动受力。一般不施加或相对施加较小的预应力,边坡土体稳定未发生变形或位移时,土钉不承受任何应力,只有在土体产生变形和位移时才承受土体的摩阻力。土钉受力区位于土体滑移面两侧,土钉承受两组应力,一组是拉应力,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