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离她心房最近地方安营扎寨
                    在离她心房最近地方安营扎寨一 
  我深深地喜欢上这方热土——一条绵延两千多公里的珠江冲积出来的福地。我曾经多次赤脚徜徉在她的身边:在莽莽苍苍的粤北的北江,在风光旖旎的肇庆的西江,在江潮滔滔的三江汇流的三水,在临江而建的大沥黄岐的楼群边,细细体味她的体香,静静倾听她心脏的脉动,感受她的神奇与伟大;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人:那些像珠江水一样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两岸的人们,他们淌着时代的浪潮,在衰败的废墟,在荒芜的水滩,在与鬼为邻的荒山野岭,在内地人们仍在争论姓社姓资的各种领域,顽强地杀出一条条“血路”,似乎是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 
  俗话说得好啊,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珠江哺育给两岸人们的不仅仅是她那甘甜的乳汁,更是一种岩石一样坚硬的品质、江潮一样百折不回的顽强的意志。在珠江流域生活这几年,我,一个从异地来的弄潮儿,被来自她身边的平凡的人们所深深地震撼,这让我有足够的勇气争取在离她心房最近的地方安营扎寨。 
  二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很多事情都不如意。一天上午,我在佛山参加自考不顺利,带着一股失意和落寞的心情走出考试室,那阵子,我所看到的满街道的绿化全是灰色的。由于满脑子惦记着试卷那几道不会做的问答题,走错了来时的路,误入一条窄小的街道。这条街道右边是一所学校的操场,在操场与街道交界的铁栅栏旁,我看见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头正用双手紧紧的抓住铁栅栏,试图将自己不遂的下身撑起来,一次、两次、三次……他憋足了劲,牙齿咬得使脸的两颊深深的陷下去,但他的下身纹丝不动。他没有气馁,反复练习,但还是没有成功。我摇了摇头。正当我准备寻路离去时,我看见那老头又一次紧紧地抓住铁栅栏,支撑着,较劲着,拉扯着……突然,他的双脚动了一下,撑着地面一点一点地把屁股抬起来,然后吃力地扶着一条又一条的铁栅栏艰难地前进……当时我记得,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眼里看到的灰色迅速被染绿,脚下的步子也变得欢快起来。 
  还有一次,我和同事到珠江畔一个文具集散地批发一批文具。公共汽车在一个离斜坡不远的小站停住,司机拿着开水瓶下车加开水。我漫不经心地望着窗外,这个时候,街上一位截了下肢的残疾人吃力地摇着手动三轮车,运着一车货物,正一点点地驶向斜坡。驶到斜坡中间时,手摇三轮车前进的速度已经越来越缓慢,我担心三轮车未到坡顶他就支持不住了,如果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正打算下车推他一把,他却顽强地固定了车把的轴心,咬紧牙用双手拼命地摇着、压着手踏,一辆运载货物的三轮车一点一点地驶上了坡顶……这是一个奇迹!这绝对是一个奇迹!我好想手舞足蹈地对车上的人这样讲,但看着他们也一样目瞪口呆的,我庆幸自己没有说出来,你知道,面对这样动人的情景,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有点遗憾的是,这两次我都没有带上数码相机,无法将这两个场面展示出来,但是,它们却永远地保存在我心中的画册里。有时候面对它们,我的心全是感动,足有千言万语,总想用嘴或者笔表露出来,但常常是话到嘴边、字到笔端便觉千头万绪,难以用几句话或者一两段文字表达出来。或许,真正的感动不是语言,而是沉默,就像望着母亲的白发和皱纹,你只能是无言。 
  三 
  我认识南海画院的两位中年画家,他俩的画在这一方水土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凭借着这门古老的艺术,他俩的生活变得滋润起来。人到中年,家庭幸福,妻贤子孝,按理说,人生如此,已经称得上是今生无悔了。可是,正是他俩,就在人生一个可以稍作休憩的阶段,却开始一段既令人费解又让人惊叹的新长征: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天哪!快奔六十的人,竟有这般的雄心壮志!正如曹操所说的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因为送学生字画参赛的原因,我好几次到过其中一位画家的单位,每次进门看见的情景就是:一个头发日渐稀薄、逐渐斑白的脑袋总是低着,一双老态初显的巧手握着狼毫,一丝不苟地描着,绘着,点、线、面,都毫不含糊。我敲了两次门他也不曾察觉,其之用心,到达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眼前那幅巨幅工笔画已经凸显出来,画上那个美丽的苗族姑娘嫣然一笑,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我拍拍他的肩膀,他整个人跳了起来,吓得不轻。我哈哈一笑,便跟他交谈起来,我问他这幅巨画画了多长时间?他说:“从选材、起稿到初描,已经画了两个月了。”我说:“还要画多长时间?”他说:“半年左右。”我当时就呆了,在我眼里,他根本不是画画,是在完成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他正是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和建设者。一位跟我同来的、跟画家颇为熟悉的朋友说:“老兄,你也太玩命了,你现在还缺什么呀!”画家淡然一笑,算是回答了那个朋友,便招呼我们喝茶。 
  离开了画家,朋友对我说:“人嘛,生活过得去就行了,何必这么玩命呢!听说他还要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呢,当然,我不排除他有可能成为全国知名画家,可是那又怎样?”对于朋友的话,我不敢苟同,我只能说他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