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新闻最近地方品味甘苦、享受快乐.docVIP

在离新闻最近地方品味甘苦、享受快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离新闻最近地方品味甘苦、享受快乐

在离新闻最近地方品味甘苦、享受快乐冀惠彦,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高级记者,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军事记者是个苦差事 当记者,特别是当军事记者,别人看着很风光,其实是个苦差事,但你只要喜欢这个职业,尽心尽力去干,就能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品味甘苦的同时,享受到无穷的快乐。 1998年到2003年,我5次随中央电视台特别报道组赴伊拉克战地采访131天,经历了“沙漠之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感受了战争的残酷,亲眼目睹了和平遭受践踏的悲惨场景。 1998年12月18日,“沙漠之狐战争”进行到第4天,我们守候在伊拉克国家新闻部新闻中心的三楼平台上,等待拍摄美英空袭巴格达的镜头。入夜,寒气渐渐袭来,气温由白天的20多摄氏度降到5摄氏度左右,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此刻凉冰冰地贴在身上。我们冷得没办法,就原地跑步,可是一天没吃没喝,一会儿就跑不动了。凌晨3点半,防空警报又拉响了。20分钟后,我隐隐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抬头看见一个亮点在我头顶很远的地方慢慢移动,几乎就在同时,架设在新闻中心楼顶上的高射机枪和附近的高射炮疯狂地吼叫起来,震耳欲聋,脚下的楼板也随之颤动。巨大的火球在离我们不远处升腾,刹那间,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正在打电话联系卫星传送线路的水均益扔下话筒,一步蹿到我的镜头前喊道:“大校,快开机!”声音因枪炮声太大听不清楚。我也大叫:“别着急,等一个炸点,镜头摇下来再说话。”刚喊到这儿,就见一团火光腾空而起,我把镜头慢慢摇向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的水均益。现场报道中,镜头里突然出现一个火球横着飞过去,水均益冲我大叫:“导弹!”我顾不上吭气,屏住呼吸,跟着导弹移动着摄像机,拍到了这个难得的镜头。这次空袭和反空袭的战斗整整持续了45分钟,炸弹落点离我们最近的不到一公里,还有一枚炸弹落在我们住的拉西德饭店旁边200米处。枪炮声最激烈的时候,做完现场报道的水均益跑到我的身后对我说,你没有防弹衣,我来给你挡挡弹片。当地时间19日凌晨5点,我借着便携式编辑机上液晶显示的微弱亮光,编辑出自己记者生涯的第一条战地新闻。后来我们去CNN机房传送时,几个外国记者挤过来看,并要求复制这个镜头。可一会儿那几个人又不见了,听水均益讲,他们的老板把他们叫去开会了,正狠狠地训他们:中国记者拍到的东西你们为什么没拍到。 战地采访,危险无处不在 “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我们在巴格达住过的3个饭店全都遭到了美英炸弹的轰击,曾经工作过的伊拉克新闻中心大楼,也在我们离开10个小时后被炸。2003年3月27日,经历了一夜的轰炸后,巴格达依然没有片刻安静,空中浓烟滚滚,爆炸声忽远忽近。从早晨起就传言四起,说美英对媒体的报道不满,准备对记者进行报复性警示打击。下午3点,尖厉的警报声再次响起,在新闻中心三楼平台上工作的各国记者互相招呼着往楼下撤,而此时,还没有一家媒体拍到白天巴格达遭轰炸的镜头。我没有丝毫犹豫,拎起摄像机不顾一切地冲向三楼平台的制高点,水均益在后面追着喊:老冀,危险,快走。我顾不上答话,刚刚在屋顶架好机器,一枚导弹就在一公里外的总统府爆炸,顿时黑烟腾空而起,脚下像过火车似的隆隆作响,巨大的气浪吹得我几乎无法站立,空气被撕裂的声音发出恐怖的呼啸。凭经验,重要目标一般要轰炸两次,我屏住呼吸,把镜头对准刚才的炸点,果然,很快又有一枚导弹袭来,只见镜头里白光一闪,巨大的火球上腾起一团蘑菇云,一个炸点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时,楼顶防御阵地的4挺高射机枪还在对空射击,枪炮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后来小水告诉我,有好几家外国电视机构在我们向国内传送时要求转录刚刚拍到的画面,并承诺使用时打上CCTV拍摄的字样。令我欣慰的是,过去世界上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我们多采用外国媒体提供的画面,而今天,中国记者也在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地证实了自己的存在和能力。事后有人问我,以生命的代价去拍几个镜头值不值?我说值,记录战争、见证历史是一名战地记者的职责,我有义务让观众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感受和平的可贵,更加珍惜和勇敢保卫我们所拥有的和平生活,换了别的记者,我相信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军事记者也是一名战士 记者同时也是一名战士,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只有战场的转移,没有战斗的结束。从伊拉克回国之后,我又马上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宣传中。解放军302医院的老专家姜素椿,年过七旬仍到一线抢救北京第一例非典危重病人,自己不幸被感染,病中他还念念不忘自己研究的血清治疗非典的疗法,并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4月中旬姜素椿病愈出院,我和几家媒体的记者赶去医院采访。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采访被挡了驾,到了中午,陆陆续续走了一些人,我不甘心,继续等。这时,302医院的时任政委走来对我们说:“开饭了,不怕死的跟我走。”当时,敢在非典最热闹的地方吃饭,还是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