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雕-坚持水书传承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光雕-坚持水书传承梦

潘光雕:坚持水书传承梦   10月8日,贵州省榕江县三江乡故衣村,几名学生背着书包跑进了潘光雕家的堂屋,他们要抓紧放学时间,学习一种神秘的文字。 64岁的潘光雕已在小黑板前等候多时。待学生打开笔记本,这位老人清清嗓子,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几个大字。“这几个字,就是子丑寅卯的意思,在水书中用于记录天文历法。” 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里,潘光雕拥有双重身份,他不仅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水书先生,更是故衣村村民们学习水书、传承民族文化的导师。从学习水书至今,他已经在水书习俗传承的道路上坚守了44年。自始至终,他都怀揣着一个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书,让神秘的水书不再神秘。 传承水书育桃李 水书,是古代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它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古代天文、历法、气象、民俗、宗教等知识,是水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并没有统一的刻版印本,全靠水书先生口传心授传承下来。 与其他水族聚居地相比,榕江县故衣村地处偏僻,默默无名。可是,水书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村民们对学习水书、传承水书习俗抱有极大的热情,就算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只要回到故衣村,也要去水书先生家里听上几次课。 对此,故衣村现任水书先生潘光雕功不可没。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水书习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大提升,自愿学习水书的人越来越多。潘家堂屋里、屋后板栗树脚、寨子后龙坡……随处都能看到村民们学水书的身影。 看到大家对水书的热情,潘光雕很高兴。他收下了百余个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学,家里的农活也没时间做,可他仍不满足。“现在跟我学水书的有百余人,可认真钻研的不过20人左右,学得精的就更少了。”潘光雕说,自己想要带出更多的水书先生来,通过一个人带动一片地区,让更多的水族村寨继承和发扬水书文化。 正因如此,潘光雕教学特别认真,他的水书课堂长期开放。无论是认真拜师学习的弟子,还是偶尔来听课的村民,他都悉心教授,毫无保留。课余时间,他爬坡下田,主动为村民们指导。连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他也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弟子一般,不厌其烦地教授。“娃娃们只是对神秘的水书好奇,很难钻研进去,但是我还是愿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一点是一点。”如今,每到放学的时候,总有学生跑到家里,嚷着要潘光雕教他们学水书,这让他倍感欣慰。 一辈子的坚持 潘光雕很理解那些中途放弃的学生,他说:“水书深奥难懂,年轻人耐不住寂寞,想要挣钱致富,这很正常,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样。” 44年前,20岁的潘光雕还是一个懵懂的小青年,因为家境贫寒,他便退学在家务农。没想到,当时村里的水书先生潘家和、潘家喜看中了潘光雕,说他聪颖、有慧根,要将水书传承的重担交给他。 “开始看水书,一个字都不认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潘光雕说,“那时候,年轻人都走村串寨相姑娘,两位伯伯要我学水书,说真的,心里闷闷的,很不情愿。总想找机会跟大伙一起去找姑娘唱歌,谈个对象。” 那个时候,故衣村青年人流行对歌交友。姑娘挑选小伙的首要条件就是会唱情歌,其次才是人品相貌。寨上的青年们人人学歌,个个会唱,唯有潘光雕整日埋在故纸堆中,跟着长辈学习水书。因此,他一首歌也不会唱,姑娘们都不愿意理他。 眼看着同龄人们都有了心仪的对象,自己却无人赏识,潘光雕感到很痛苦。可当他低头看着那些意义深刻的“水字”,摸着发黄的纸页,他释然了,逐渐懂得了身上的责任。 “那时我就想,你们去唱情歌得了姑娘的心,但我学水书也是得到了水书真传,这项文化的传承是一辈子的事。”潘光雕说。 后来,潘家和、潘家喜又招收了几个年轻弟子,与潘光雕一起学习。大伙儿互相鼓劲,非常投入。 水书与汉字完全不同,很多文字都是符号,形式复杂、意义多变,因此很难记忆。潘光雕和伙伴们就用炭火当笔在楼板、墙壁、牛圈板壁上书写,有空就在一起像小学生一样,一个念一个听写,慢慢记下来。 在那个生活窘困的年代,潘光雕一边劳动,一边在先生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水书。 这一钻研,就是44年,潘光雕说,当年的伙伴都已经放弃了研习,只有他坚持下来,“水书早就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就在前方 摆方桌,奉菜肴,烧香纸,鸣鞭炮。这是每年农历九月,水族同胞过“瓜节”的情形。在故衣村,这是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庆贺丰收、辞旧迎新。 每逢“瓜节”,潘光雕就要忙上好一阵子。作为村里的水书先生,他要在祭祀祖先时念祝词。祝词要根据各家的情况来编写,不能重复,因此,每次过节,潘光雕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编写祝词。 在他看来,这并不辛苦,反而是件幸福的事,因为“水书能够派上大用场,能够让更多的人产生兴趣”。 “我也是在瓜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