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油脂微囊粉剂有效成分及其稳定性检测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stability of microbial oil microcapsual powde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油脂微囊粉剂有效成分及其稳定性检测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stability of microbial oil microcapsual powder
2006年第3l卷第5期 中国油脂 39
文章编号:1003—7969(2006)05—0039—03中图分类号:TQ646 文献标识码:A
微生物油脂微囊粉剂有效成分及其稳定性检测
瞿永华1,何东平1,李道忠2,胡怀友2,陈涛1
(1.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430023武汉市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
2.随州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41300湖北省随州市)
摘要:为探讨生物油脂PUFA微囊粉剂的有效成分亚油酸和7一亚麻酸及其他指标的稳定性,
0.76)%。保存3个月后,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砷、铅含量呈下降趋势,
差异显著。而其他指标如汞、水分、茵落总数、致病菌、霉菌和酵母等含量均较稳定,没有发生异常
变化。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微囊粉剂;多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
微生物油脂,因其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 亚麻酸含量均高于标准10%的含量要求,经统计分
FA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而受到重视。利用深黄 析,其含量为(12.15±0.76)%。
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3410突变株发酵表1 3批制剂的有效成分
生产亚油酸和7一亚麻酸,并制成微囊粉剂,该制剂
经急性毒性、三致试验和饲养试验,证明其安全可
靠;同时该制剂有很强的免疫功能¨。]。本文研究
了该制剂有效成分及其稳定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 2.2 3批制剂的含量检测
从微生物油脂PUFA制备的微囊粉剂中随机选
如下。
1材料与方法 取3批不同样品,分别于制备的当月,制备后的1个
1.1材料 月、2个月及3个月测定其各指标的含量,检测结果
随州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油脂 见表2、表3、表4和表5,统计结果见表6。
3结论
微囊粉剂,生产的批20030825和
2003902。 (1)微生物油脂PUFA微囊粉剂的有效成分亚
1.2 方法 油酸和y一亚麻酸,在制剂保存3个月后,其含量稳
检验依据及检验方法和使用仪器设备按Q/ 定。经t值检验,无显著差异。
(2)3批该制剂中的砷、铅含量有下降趋势,在
HSY001—2001企业标准的要求执行。统计方法实
保存3个月后,其含量有显著差异。
验结果以面±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
2结果与讨论 (3)3批制剂的其他指标较稳定。
2.1 3批制剂的有效成分 参考文献:
[1]吴时敏.功能性油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批制剂检测的有效成分见表1。从表1看出,
2001.434—472.
3批样品中亚油酸含量均高于企业标准20%含量的
[2]何东平,陈涛.微生物油脂[M].北京:化学工业出
要求,经统计分析其含量为(20.99±0.91)%;y一
版社,2005.
[3]何东平,陈涛,孙松柏,等.丝状真菌发酵生产多不饱
收稿日期:2005—05—30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ff2ABl10) [4]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功能性t-400色织面料的开发及服用性能比较 development of t-400 colored woven cloth and comp arison of its clothing performance.pdf
- 箱梁剪力滞分析的样条有限点法 the box girder shear lag analysis of the spline finite point method.pdf
- 活性炭纤维电热再生新方法 new method of electro-thermal regenera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pdf
- 节水创效益减排增绿色——丝绸纺织企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设计分析研究.pdf
- 白坯仿牛仔面料的纺织工艺和产品开发 development of jeans imitation grey cloth.pdf
- 乳酸菌细菌素应用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bacteriocins of lab.pdf
- 发酵方式对蔬菜质构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influence of changes of fermentation ways on texture and anti-oxidation performance of vegetable-pickle with flavor of garlic.pdf
- 红烧肉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 a experiment of stewed pork by vacuum freeze-drying.pdf
- 关于消防部队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的探讨 a discussion on the firefighting force's need to practically provide fire services.pdf
- 低碳低水泥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 research on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in low carbon emissions low amount of cement.pdf
- 多纤维混纺夏季面料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fiber blended fabrics for summer.pdf
- 氧化-丝素肽在山羊绒针织物抗起球整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n anti-pilling finishing of cashmere knitting fabric with oxidation-fibroin peptide.pdf
- 发展纺织工业必须走创新之路 developing textile industry must persist in innovation.pdf
- 斜拉式栈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 research of cable-stayed trestle bridge.pdf
- 合肥地区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研究 study on rainwater utiliz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housing district in hefei.pdf
- 基于最低造价的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优化设计 optimal design for the t-shaped s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ased on the minimun cost.pdf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镉铬铅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chromium and lead in lycoris radiata with microwave digestion techniqu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pdf
- 香菇多糖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study on techniques to remove protein from lentinan.pdf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脱氢乙酸含量 determination of dehydroacetic acid in meat products by capillary gc.pdf
- 活性炭毡改性工艺及其对净化甲醛效果的影响 modified process of activated carbon felt and its influence on removing effect of formaldehyde.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