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青少年犯罪诱因看教育缺失
从青少年犯罪诱因看教育缺失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同时,青少年犯罪行为也出现升级发展态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其所发生的原因做简单的分析,并试图解释其中所反映的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晕轮效应;标签理论;功能主义;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6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所受影响的途径较之以前更为复杂多样,由此所带来的青少年犯罪行为也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正呈现急速发展状态。从犯罪行为的主体来看,犯罪个体的年龄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开始表现出日趋低龄化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从犯罪行为的特点来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具有暴力性、冲动性和盲目性,缺乏理性思考,在行动中情感占主导地位,压制了理性作用的发挥。分析此种现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缺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概括来看,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家庭结构状况和家庭教育状况。
1.家庭结构的影响。调查表明,父母的行为导致家庭的解体和重构,伴随而来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与异化,使家庭教育环境沦落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一个危机四伏的场所。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的青少年较之同龄人更容易产生犯罪行为,而父母离异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犯罪率更是普通青少年的4.2倍。另外,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或者因过分关爱产生任性、不合群、独立性差等消极人格,或者因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而引发迷惘、安全感低、方向感差等社会生存和适应问题。凡此种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关注,就极易影响他们未来的正常发展。
2.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成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逐渐摆脱愚昧无知状态,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的重要场所。如果家庭教育能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困惑,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疏导,帮助他们在行为中实现合理的判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事实表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也并不是个别现象,北京未成年犯管教所中就有30%的服刑人员是因迷恋网络游戏或色情网站而直接引发犯罪行为的。其次,家长的道德失范对子女的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负面影响。在对我国几个大中城市的青少年犯的调查中表明,许多青少年犯罪人员其家庭成员的犯罪率也较高,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另外,还有的青少年犯罪行为从其根源上来说与父母的溺爱有关,家庭中的过分溺爱让部分青少年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当这种自我中心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时,他们的犯罪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如果父母只顾关注自己的儿女,除此而外心目中别无他人,这种过分的溺爱最终总会变为不幸。”[1]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前有些学校教育远离素质教育轨道、法制教育不足、道德教育薄弱,也是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要诱因。法国社会学家涂而干曾充分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儿童的道德发展方面,学校的作用是要重于家庭的。因此,学校能否有效地施加教育影响是决定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晕轮效应”在学校生活中就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所谓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认知者在观察或评价某一个体时,由于个体的某种特征在认知者看来非常突出,并进而掩盖了认知者对此个体其他特征的认识,而当认知者对个体的某方面特征形成好与坏的印象后,还往往以此为根据来推论个体的其他方面特征。[3]学校教育环境中,部分教育者轻易地划分“好学生”与“差学生”,在一种“差”印象的影响下评价某个学生,这种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常常会将一个普通学生“引导”成为真正的差生。研究发现,学业失败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他们极易在教师的不恰当评价和对待中越陷越深,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晕轮效应”的负面作用与标签理论者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标签理论者认为标签不仅影响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看法,也影响此人的自我意识。学校教育的一些类似的“贴标签”行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就同样发挥了负面作用,在某些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事实上,青少年作为一个成长、发展的个体,在学校生活中出现某些超越常规的行为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教育者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得以改进和提高,那种轻易地贴以越轨者标签的做法是缺乏理性的,只能使青少年在这种心理暗示中慢慢认同自己的形象并延续自己的行为。
三、社会教育的缺失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涉及到各个方面,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主要集中于社会结构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领域。
1.社会结构因素。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钢贸案引发物流金融风险.doc
- 不会品酒滑雪者不是好培训师.doc
- 不动产统一登记-另起炉灶-完善住建部数据-.doc
- 不同水位变化条件下波浪侵蚀土质边坡微地貌变化过程探究.doc
-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doc
- 不同移栽期与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与质量影响.doc
- 不容忽视老年泌尿系感染.doc
- 不断创新理论 密切党群关系.doc
- 不正常井判断和处理应用效果研究.doc
- 不良地质条件下水工隧洞施工塌方处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