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以和处理措施研究.doc

关于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以和处理措施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以和处理措施研究

关于地下室裂缝产生原因以和处理措施研究   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复杂外力的作用以及环境温度变化、设计施工不当等因素影响下,由于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很低,钢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裂缝。本文根据地下室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结构裂缝在实际操作中所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对减少和避免地下室结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意义。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措施;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深度加深,加之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高层建筑都相应设有地下室。地下室墙体裂缝现象较为多见,本文对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160;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高层建筑都相应地设有地下室。但是在建筑过程中,地下室墙体出现的裂缝大家尤其关注。 1.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 1.1施工材料质量方面:(1)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在14cm左右,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掺量多,这三方面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2)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影响因素较多,构成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如砂、石、水泥、水,以及外加剂品种选择、掺入量控制、搅拌时间等等都是影响搅拌成型混凝土质量关键。 1.2#160;混凝土收缩方面:从裂缝特征可见大多数均属收缩裂缝。地下室混凝土墙收缩较大的主要原因有水泥用量过多、养护不良等原因。 1.3设计方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此规定。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工程设计突破了规范规定后,地下室墙的水平钢筋仍按构造配置,这也是墙体产生裂缝的因素之一。 1.4温差方面:温差过大包括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昼夜温差、日照下混凝土阴阳面的温差、拆模过早及气候突变等因素的影响。 1.5地下室墙长期暴露:这类薄而长的结构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时地下室墙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0m。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板,因此实际工程应取最大伸缩缝间距20m。这也是地下室墙产生裂缝的普遍因素。#160; 2.裂缝的危害性分析 裂缝的存在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墙、板裂缝的产生是导致结构失去防水功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产生和发展严重影响结构防水功能,造成渗漏不止,而其产生之后难以处理控制,也易造成长期质量隐患,对工程形象以及成本增加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在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控制,尽量将质量隐患在萌芽状态予以杜绝,减少质量问题处理费用,保证建筑正常交付使用。 3.裂缝控制措施 鉴于地下室裂缝现状,在以后的结构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有害裂缝的产生在: 3.1合理增设嵌入砼外壁的砼柱,减小单片砼墙身的长度,通过减小砼墙身的单片长度可以减少因砼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宽度。 3.2在保证设计配筋率的情况下,调整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时减小钢筋直径,加大钢筋密度,一般情况下间距控制在150mm以内。因为钢筋对砼变形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钢筋表面与砼之间的握裹力、粘结力来实现的。粘结力越大,抑制力就越强。而粘结力的大小与钢筋表面积、表面形状以及砼的强度等因素有关,所以配筋细而密和采用变形钢筋会增加粘结面的面积,从而增加粘结力。另外,水平分布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的外侧,在水平断面有较大变化的地方,增设了抗裂钢筋。 3.3设置后浇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1.3条的要求:“混凝土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同时条文说明中指出:“根据工程实例经验,通常后浇带的间距不大于30m;浇灌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但不能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对本条中的 “充分依据,”不应仅理为“已经有了少量未发现问题的工程实例”,而是指对各种有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分析和判断,并由此确定伸缩缝间距的增减。 3.4施工时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首先确保预拌砼的质量指标,同时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砼的坍落度。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的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确保砼振捣均匀密实。由于泵送砼流动性大,我们则安排多人多点同时振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