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不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不同

浅议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不同   中图分类号:TU-881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形成原因的不同导致建筑形态的不同;中外建筑的不同体现在总图布局、建筑形态、建筑发展和建筑审美几个方面。 关键字:中国建筑 外国建筑 文化的不同 Abstract: the reasons of different lead to different in the form of buildings;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as general layout,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aspects. Key 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s, the different culture 一、形成原因的不同 从表面到内在,从形态到文化,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有着众大的差别。这种形态上的差别,其实是形成原因的不同所导致的。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建筑是最需要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理解的,而影响建筑特征的,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条件。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很大;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其中,木建筑绝对算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上至皇家宫殿,下至普通民宅,大多如此。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由于石头资源丰富,良好的木材缺乏,逐渐就形成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的西方古建筑。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波斯帝国的宫殿、古罗马斗兽场……都是用石头筑成,书写了一部“石头史书”。 建筑取材的不同,受自然条件所限是一个原因,社会原因也是一方面。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交通闭塞,使得中国古建筑得以长期保存下来。中国古代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点阐述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息息相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西方重视石材,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精神,强调求真,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一切。 二、总图布局的不同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这种上下级的管理,造成的是一种内向。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北京四合院,有着对外接待的前院,家庭活动的内院,服务用途的后院,整个建筑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像是京城规制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百姓住宅,布局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西方建筑则更多地体现着一种外向,一种开放。例如: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很多演讲,而露天演讲的产生,就催生了广场的出现。 三、建筑形态的不同 中国的皇家建筑往往是巨大的平铺体量。例如,北京故宫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这一系列的院落构成的平面铺展异常庞大。曲阜孔庙,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各种建筑总计100余座,占地95000平方米。明十三陵,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西方建筑更注重体量的向上伸展,以注重精神。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直径达33米,离地达55米。古罗马斗兽场,围墙高57米。德国科隆大教堂的两个尖塔,高度均超过157米。 四、建筑发展的不同 中国古建筑的材料大多为木材,很长时间都没有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稳定和保守,同样也是我们文化和性格的体现。很长的时间内,虽然历经改朝换代,但我们始终处于封建社会,这也影响了建筑形态的发展。例如古代建筑的各种屋顶形式,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都体现着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 西方建筑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的2500余年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