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新想象设计技术和设计的交叉点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出色毕业生,John Maeda在1990年代总被人当成怪咖,因为像他这样有工程背景的设计师在当时非常少见。
到了2017年的春天,这位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前院长已经可以骄傲地在技术和文化盛会“西南偏南”上发出宣言,“如果你想在设计领域待下去的话,最好学会编程。一旦你又能做设计,又能编程,就能完成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那些创新的技术公司就愿意找这样的人。”
也许不需要Maeda的提醒,很多设计从业者已经意识到,时代变了,如今很难将技术和设计严格分开。每一天,新的工具和技术都在为设计提供新的可能性,设计师的工具箱可从来不缺少新玩意。
这种紧迫的节奏,也令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创始人、北京CCTV大楼设计者雷姆?库哈斯忧虑。他不断向建筑师呐喊,“如果我们不能将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切、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这个学科不会持续到2050 年。”
2016年在哈佛建筑学院的一场演讲中,库哈斯又颠覆了建筑的含义,“平台(platform)、蓝图(blueprint)、架构(structure),这些建筑术语已经散播到了硅谷和IT业。尽管我们的速度对于硅谷来说太慢了,现代世界中,建筑可能不仅以实体存在,而应成为一种知识、组织或结构。”
当代社会,设计的确已经无处不在,并且持续改变我们每天的生活。“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成为时髦词汇,这个最早在15年前由IDEO创始人David Kelly提出的概念,如今能够在斯坦福、哈佛、耶鲁、加州伯克利等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中找到,也受到很多技术公司推崇,认为“好设计就是好商业”(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比现在成为设计师更好的时候了。只是适应未来的设计师和过去将显著不同,而传统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正在经历危机感。
早在2012年,伦敦明星家具设计工作室Barber Osgerby就成立了咨询部门Map,聚焦新技?g开发。他们发现,索尼和Google这样的大公司也开始寻求帮助。“和过去Vitra(瑞士家具品牌)这种传统客户很不一样,技术公司通常需要一些战略性的建议,并不要求给出一个具体产品。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都是预测性的,比如如何看待未来人们使用技术的方式。”这个发现让其创始人Jay Osgerby将Map变成了一个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孵化器。
库哈斯和Osgerby都清醒地看到了未来―自己工作中的一部分可能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替代,未来是技术和设计的融合。他们需要为此尽快作出改变。
技术公司看到的更早。根据LinkedIn的数据,技术领域的最高梯队公司正在激烈争夺设计人才。Facebook、Google、亚马逊去年雇佣的艺术和设计人才比前一年增加了65%,还计划招聘更多。
硅谷创业孵化器500 Startups创意总监陆怡颖对此评论说,“苹果依然是设计行业的强心剂。都卖手机和电脑,乔布斯把用户体验重新整合,这让人们意识到设计不仅是创造好产品,更重要的是体验。”而苹果产品的大众化,让乔布斯的趣味延伸到更多日常生活场景,如爱彼迎、Lyft这样的一大批独角兽公司,也将设计与技术绑在了一起。
世界不仅变得更复杂,也更加彼此相连。
20年前,纽约帕森斯学院媒体与设计系助理教授Sven Travis创立了“技术和媒体”项目,第一台搬进来的笨重电脑引起了老师们的集体忧虑。如今,走进这个位于旧金山联合广场附近的教学楼,你会发现这里更像一个工厂车间,到处都是学生们未完成的作品。这些经历让Travis成为一个十足的技术乐观主义者。
“比起二十多年前,现在整个世界更多由信息来掌控。二十年前,那些大公司根本不知道太多普通人的信息,但是现在人们会吃惊于他们了解自己多少。如果你问我未来十年对设计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不是computional,不是这些硬件,而是人工智能。”Travis说。
不过他更深信,“相对技术公司对设计的改变,设计更能为技术公司带来光明的未来。”来自中国明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创始人郭锡恩也赞同这一点。他坚定地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比起技术性或分析性的专业人才,任何创意人才都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因为我们没法被工具所取代。”
这个话题对于中国或许更具价值。Maeda今年在西南偏南上发布的《科技中的设计报告2017》显示,中国在设计师联合创立公司方面占主导力量,“中国现有1700万设计师,且每年有50万设计专业的毕业生。” 的确,设计行业在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人人都在谈论设计,在意审美和品位的年轻消费者正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