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雄县文化之旅
对大陆同胞而言,一提到高雄,马上想到的。大概都是高雄市。然而,与高雄市同名的高雄县,在台湾南部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细心的读者或许会记得,在介绍台湾油纸伞的时候,曾说这是美浓小镇的名产。美浓正是高雄县所辖二镇之一。更早为大陆读者所熟知的台湾作家钟理和,也是美浓人。由台湾作家钟肇政、林海音等人发起筹建的“钟理和纪念馆”,建成于1983年,为台湾第一家民办的平民文学家纪念馆,这些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参观,也让高雄县提高了知名度和文化内涵。再者,在大陆广为人知的星云大师创建的佛光山,则在高雄县的大树乡。
高雄县位于台湾岛西南端,全县面积283 2平方公里,人口123,7万(2001年底),县治设在凤山市。高雄县也和高雄市一样,原称“打狗”,是当地原住民社名之译音。在17世纪时,荷兰人入据台湾南部,当时打狗已成为台湾南部的重要渔港,并且时有商船出入贸易。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设一府二县,其中的万年县即为现在的高雄。郑氏父子带来中原文化,又在滨海军事要地屯垦开发,同时也带动街市的繁荣。1683年,台湾入大清帝国版图,万年被分为台湾、凤山二县,打狗划入后者。此后,西洋人东来贸易者日众,由于港口的关系,打狗商贾云集,华洋杂处,成为凤山县的物产集散中心和重要通商口岸。1895年,清廷根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予日本。日人统治期间,积极建设打狗为其南进之军事基地。将“打狗”改称高雄。也是在那期间。1945年1 0月台湾正式归还中国,第二年1月8日高雄县政府成立,初设于高雄市,后迁至凤山区凤山镇。后凤山镇改制为县辖凤山市,高雄市成为“院辖市”,高雄县继续存在。但是,随着台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高雄县,市的联系程度更趋紧密,高雄县、市可望合并,成为台湾省内部的一个都会。2009年6月23日,台湾当局内政部门又审查通过“高雄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案,决定于201 0年1 2月25日改制为直辖市。但是在此之前,可能读者还是愿意看到它的单独介绍。
体验民俗风情
地理、历史与人文的错综复杂,为高雄县交织出多重风貌和旅游名胜。除了平原上的乡镇正快速工业化外,大片乡土仍保留农业为主的景象。纯朴民风和传统产业,构成高雄县的人文基调,这正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潜力。
高雄县下辖下辖二市,二镇与23个乡。23个乡里有个内门乡,为纯朴的乡间聚落,乡里有项民俗活动――乡民于闲暇时组成的各式阵头,备受瞩目,近年数度在民俗技艺表演中大放异彩。全乡共有40余个文,武阵头,诸如车鼓阵、牛犁阵桃花过渡,南北管等。为庆祝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生日,各阵头往往在春节前开馆团练,至二月十二,十三日齐聚内门紫竹寺庙埕广场轮番上阵,此为观赏艺阵演出最精彩的时刻;十四至十七日则是热热闹闹的游庄绕境,内门乡的各个村落此时沸腾起来。其中又以宋江阵最具特色,据说宋江阵是依《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组成的武阵,从福建泉漳一带的自卫队阵发展而来,成为台湾传统庙会中声势浩大的阵头。操演之前,必须先向祖师爷宋江行拜礼,称为“发彩”;发彩之后,宋江阵正式展开,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挥洒武术拳套,并耍弄挞刀、齐眉棍,丈二棍,盾牌,单刀,大刀,双斧等兵器,又有擂鼓,敲钹助兴,不断变化队伍阵式,包括巡城,排城,破城,跳中城,龙卷水,七星阵,蜈蚣阵,八卦阵,黄蜂出巢等,无不充满剽悍的阳刚之气。
冈山萝仔筐会也是高雄县延续至今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冈山是高雄县所辖二市之一。早在明清时就开发的冈山,旧日陈迹今已难寻,延续至今的唯有每年三次的赶集盛会――萝仔筐会。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这一赶集盛会,流传至今已约200年,每年依例在妈祖诞辰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中秋节前夕的八月十四日及纪念冈山兵民平定黄教之乱的九月十五日义民节举行。昔日每至这三日,人们以一根扁担,两个萝筐,挑着自己生产或拥有的物品来到市集,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添置生活用品。如今,传统赶集的重要性虽已大不如前,但萝仔筐会又展现出新风貌。今日的萝仔筐会中不仅交易方式改为银货两讫,贩卖的物品也掺杂了许多现代的生活用品,如盆栽花卉,餐饮小吃及服装饰品等;尤其华灯初上时,人潮熙来攘往,整个市集更形同大型观光夜市。并且,在现代化商品充斥的市场上,仍可寻到昔日农村的韵味,竹椅蓑衣、大小萝筐,锄镰刀斧,传统药草等,琳琅满目,外地游客至此只觉处处新奇。由于人潮大量涌入,萝仔筐会规模扩大,场面盛大,种类繁多,置身喧攘之中,不仅可约略领会乡土节庆的喜悦气息,亦可追索先民的几许生活痕迹。
踏寻历史古迹
凤山龙山寺
位于凤山市,为台湾重要古迹之一,也是台湾五座龙山寺当中最南边的一座。兴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719年的这座龙山寺,分灵自福建泉州,早年为当地泉州移民的信仰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