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辽宁省丹东七中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研学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
学海拾贝——
精彩堕落的相关知识点
2、导入: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如何理解?(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可见书屋主人是乐学博学之人。)本节课让我们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进三味书屋,回味他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有的放矢——
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扬帆起航——
学习“三味书屋”
1、 默读第9段,思考:
⑴ 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⑵ 按顺序写出本段的修辞手法
?
⑶ “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
?
2、速读10——24段。
⑴ 描写三味书屋每天的学习安排是哪一段,找出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
⑵ 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乐事?
?
②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同“百草园”相比有何同异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
?
⑶ 你认为三味书屋先生是怎样的人?童年鲁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
?
?
回归整体
1、试举出本文中的对比并简述其作用。
?
?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举一反三——
1、听写:p12 读一读,写一写
?2、比一比,再组词:
霄(???? )?? 霭(?? ??)? 躁(???? )? 博(???? )?? 释(???? )
宵(???? )?? 蔼(???? )? 燥(???? )? 搏(????? )? 译(???? )
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4、“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鲁迅对他的看法主要是( )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下文作出解释并回答吗?
怪哉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秦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
1.解释加点词语。
①观者莫识( ?????) ②还对曰( ??????)
③咸仰首叹曰(?? ?) ④信如其言(?? ??)
⑤何以去虫( ?????) ⑥以酒灌( ??????)
2.翻译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狱处。
?
②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
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湖南常德中考数学模拟卷.doc
- 2015河北万维教育黑白卷之白卷数学(扫 描 版,有答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第1课时)学案.doc
- 9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考数学试卷.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第3课时)学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导学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导学案.doc
- [新人教版]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第3课时)学案.doc
- [新人教版]甘肃省武威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1.doc
- [新人教版]辽宁省丹东七中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研学案.doc
- [新人教版]辽宁省丹东七中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5课《伤仲永》(第2课时)研学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说屏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桃花源记学案(无答案).doc
- [新人教版]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