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11.竹林深处人家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征的写法;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1. 第一课时,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2. 第二课时,在上节分析写竹海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5~7自然段。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竹子,是令人喜爱的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我们在许多绘画、
摄影作品中都见过她的倩影,当你来到竹海之中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今天让
1
我们一起从一篇散文中的“竹林深处”,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一起分
享竹子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二、阅读要求
1.先欣赏文中插图,增强感性认识,然后阅读课文,熟悉内容。
2.找出文中表示“移步换景”的衔接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三、落实生字、生词
四、学生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写?请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部分(1):总写江南竹乡竹子之多。
第二部分(2):写走入竹海的独特感受。
第三部分(3、4):写来到竹坞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5~7):写来到竹海山村见到的百姓生活。
第五部分(8)写竹林深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
五、分析课文
提问:本文写竹林,采用了回忆的手法来写,表现了作者对当年的竹乡所见、
所闻、所感,这种以回忆写景的手法好处是什么?
回答:表明作者对当年的竹乡之行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也反映作者对江南
竹乡及生活在竹乡的勤劳、朴实的村民的一往情深。
老师提示:本文共8个自然段,我们重点看本文的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才
写到竹林深处人的活动,而在第1~4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笔
墨写竹海、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作者这样安
排文章的描写顺序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把各组意见集中后整理归纳。
教师点拨:作者用大量笔墨(四段文字)写竹林,写它们的无边无际、深不
可测,用意在于通过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为后文写竹林深
2
处的人家,写他们丰收的欢笑作铺垫,作者并不是单纯地为写景
而写景,而是通过详细写竹林景色,写竹海无边,来表现出竹乡
的美丽富饶,而且也与文题“深处”二字切合。
提问: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视角来描写茂密的竹林,同
一竹海,从不同角度看,作者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文中先从什么角度
写竹海?重点写了什么?
回答:先写从远处远望,第一自然段中有“远望去”一句,主要写远望竹海
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
提问:写“远望”都望见了什么?具体找一找哪些语句写“远望”所“得”?
回答:如“一连几座山头……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写竹子多而茂密。
提问:除了突出多、密,还写了什么?
回答:“当年一阵风吹过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写竹海在风
中摇曳、波荡的气势。
提问:写这种风中竹林的景象,扣住了文中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什么?
回答:竹海。
教师点拨: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角度是远望,与“远望”的角度相
吻合,作者先写整体感受,为了突出整体感受,作者把竹林与大
海联系了起来,先写竹海的辽阔远大:“从山麓一直到山顶……
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再写竹海波涛起伏的气势:“竹海上
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些贴切的比喻
和精彩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竹海的宽广、深沉,给人无限的遐想。
提问: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回答:第二自然段写“深入林海去”,视角有了变化,由“远望”变成了“近
观”,和竹林的距离更近,身在竹林中,识其真面目。更具体地写出
了竹林的茂密。
提问:近看的感受,作者是怎样表现的?用了哪些比喻?
回答:先写走在“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的小径上,由于密林覆盖了路
的上空,尽管“阳光猛烈”,“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
3
底隧道里走过”。
提问:这个比喻多么新颖,感觉多么奇妙,另一处比喻呢?
回答:“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很有点‘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味道。”
老师点拨:同是描写竹林,视觉不同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第一自然段写远
望,第二自然段写近观,同时突出了竹林茂盛、辽阔,“远望”
重点写竹海的雄伟壮阔,近观写竹林的深不可测,同中有异,异
中有同。
提问:细读第三自然段,哪一句写视角的变化,所观之景的环境特点是怎样
的?这一段重点写竹林的什么特点?
回答:写视角变化的句子是“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环境特点是四面高中
间凹的山地,竹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经》两首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1 敬畏自然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4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 藤野先生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5 喂--出来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大雁归来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3 旅鼠之谜教案.doc
-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 云南的歌会教案.doc
最近下载
- LBT 339-2025 北方地区 绿色食品设施莴笋生产操作规程.pdf VIP
-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附2023年教材变动内容).doc VIP
- 旅游概论-旅游者.pptx VIP
- 亚龙156A电气安装-电气培训PPT(项目二).ppt VIP
- 【公开版】《2023年美年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VIP
- 《枫桥夜泊》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docx VIP
- 大类资产配置新框架,比特币和黄金:新旧时代的“代货币”.pdf VIP
- 2025年冰雪旅游行业投资回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