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 中考语文(广西语文版)第六部分 滚动测试卷(三).docVIP

《火线100天》 中考语文(广西语文版)第六部分 滚动测试卷(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线100天》 中考语文(广西语文版)第六部分 滚动测试卷(三)

滚动测试卷(三) [第9讲~第10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本卷考点: ①课内古诗词鉴赏; ②课内文言文阅读; ③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课内古诗词鉴赏(31分) (一)(2015·预测)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这首诗的情感基调。(2分) 2.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二)(2015·预测)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 4.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C.“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D.“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三)(2015·预测)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前两句表述词人当年在梁州戍守边关的经历与豪情。 B.词人早已远离边关,旧时的戎装已是尘封色暗,先前“万里觅封候”的理想也不知消失何方了。 C.词人“泪空流”既因为“胡未灭”而自己“鬓先秋”,也因为自己“心在天山”,而“身老沧洲”。 D.这首词语言通俗,情感真挚,悲壮而沉郁,愤懑却不消沉。 6.如何理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3分) (四)(2015·预测)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东风”和“二乔”仅仅是自然界的东风和东吴的两位美女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五)(2015·预测)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9.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六)(2015·预测)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49分) (七)(2014·玉林一模)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