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讲稿: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2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第2讲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点拨】A.表目的,来/表并列,又;B.表程度,多么;C.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助词,表反问,呢;D.副词,表承接,于是、就/副词,表结果,才。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点拨】A.语气助词,不译/疑问代词,什么;B.介词,把/介词,按;C.动词,沿袭/介词,凭借;D.介词,表对象,向。
答案: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点拨】A.动词,到……去;B.动词,结交/介词,跟、同;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对比,不译;D.助词,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答案:A。;【技法归纳】
文言虚词判断举例点拨
◆而——词语替代判断。
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多为承接关系;可用“可是、但是”替代,多为转折关系。; 附:而——并列、承接、修饰关系的判断规律。; ◆乎——根据位置判断。
若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多在句尾或句中;若作词尾,则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若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对象等;若用于形容词后,表比较。; ◆其——结合句意判断。
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根据句意“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复仇的心愿”,即可确定“其”在此表示祈使语气,用作副词,相当于“应当”“一定”。; ◆为——剖析结构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前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为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无实在意义。; ◆以——依据搭配判断。
(1)“以”+名词、代词,“以”为介词,如“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与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
(2)“以”+动词,“以”为连词,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以”为连词,表目的。; ◆与——调换语序判断。
前后句序可调换,“与”是连词;前后语序不可调换,则为介词。
◆因——借助用法判断。
“因”+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为介词,如“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因”连接“伐木”和“见此山”,表示前因后果关系,为因果关系连词。;【典例剖析】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士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
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
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
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
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
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
骥、王士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
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
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
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
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
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
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未几,谢病归。淄川
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 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
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
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
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