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单鞭夺槊》为例看关汉卿剧作艺术性
以《单鞭夺槊》为例看关汉卿剧作艺术性 摘 要:关汉卿的戏剧作品除了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性外,同样具有非常高超的艺术性。现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关汉卿戏剧作品高超的艺术性,此艺术性也是关汉卿作品之所以不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关汉卿;元杂剧;《单鞭夺槊》;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081-02
关汉卿是我国十三世纪伟大剧作家,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推举他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明代明代贾仲明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韩邦奇更是将他与司马迁比肩。关汉卿的历史剧《单鞭夺槊》又名《尉迟恭单鞭夺槊》,被认为是“元杂剧中描写唐初开国功臣尉迟恭最成功的一部”。本文将以历史剧《单鞭夺槊》为例,试概括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性。
一、现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
关汉卿的历史剧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以史实为基础,根据戏剧冲突需要对作品情节进行艺术层面上的虚构。《单鞭夺槊》中涉及的人物有: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元吉、徐茂公、单雄信等,这些人物及其事迹史书上均有明确记载。换句话说,《单鞭夺槊》的主要情节与尉迟敬德本传是相符的,剧中的某些情节只是关汉卿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在史实的基本框架下进行了必要的虚构。如第三折,史实为李世民在榆科园狩猎,敬德为随从,撞见单雄信。关汉卿却将之改为李世民领段志贤观看洛阳城,被单雄信探知,遂率兵前来,李世民被追赶围困在榆科园,徐茂公临阵脱逃,尉迟恭危急关头前来救驾。就人物形象而言,关汉卿在整本戏中将李元吉塑造成一个非常可笑的喜剧角色,他造谣生事、心胸狭窄,三次被尉迟恭夺槊坠马,毫无齐王威严可言。
经过类似此类的艺术加工,原本随意松散毫无关联的历史事件变得集中,成为有机的整体,整个剧情的矛盾冲突变得尖锐激烈,主要人物尉迟恭、李世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完美地烘托出尉迟恭力挽狂澜的大将风度,也表达了关汉卿期盼世局平定,呼唤扭转乾坤、拯救百姓的英豪和明君贤主出现的美好愿望。
纵观关汉卿的其它剧作,也将现实与浪漫结合得极其完美。例如窦娥骂官府、骂天地鬼神,谭记儿、赵盼儿的不畏强暴,制服恶势力的勇气和智慧,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被压迫者斗争精神的高度概括。既通过被压迫者的苦难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黑暗,又通过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表达了英雄就在身边,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理想和希望,体现出现实与浪漫的高度统一。
二、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关汉卿笔下的人物形象个个有血有肉,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生动且具体。
对于主角,关汉卿善借助唱词浓墨重彩地表现其形象。
历史剧《单鞭夺槊》中的正末李世民就是关汉卿塑造的非常成功的英明君主形象。在颇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关汉卿集中展示了李世民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帝王气度。第一折,李世民对于尉迟恭的归降欣喜若狂,他认为此事的意义远胜周文王起用姜太公,甚至在他心中,认为姜子牙也无法与尉迟恭比拟。
【滚绣球】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休猜做人中禽兽。论英雄堪可封侯,凭着他相貌?、武艺熟,上阵处只显的他家驰骤,都是我几遭儿抚顺的情由。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恩那死囚??费了百计千谋?
通过以上唱词,李世民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尉迟恭不会反叛的理由,表达了他对尉迟恭的品行的深信不疑。
由于受到杂剧音乐体制的局限,剧作家不能为所有人物创造唱词,在塑造其他人物形象时,关汉卿往往通过正面白描和侧面烘托使人物形象逼真丰满。
尉迟恭擅使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关汉卿通过肖像描写、人物自身语言、借用他人语言反衬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尉迟恭能征善战、有情有义又忠心耿耿的英雄形象。
在楔子中尉迟恭自言:幼小曾将武艺攻,钢鞭乌马显英雄;到处争锋多得胜,则我万人无敌尉迟恭。”面对徐茂公十万雄兵的围攻劝降,敬德丝毫不为所动。并且质问徐茂公:“可不道一马岂背两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岂嫁二夫?俺这忠臣岂佐二主?见有我主公在定阳,我怎肯投降你?”刘武周死后,敬德有情有义,仍坚持要为其守孝:“等我主公服孝三年满时,我便投降您。”在第一折中,通过李世民的口,赞美尉迟恭是一个“千战千赢尉迟恭”、“斩虎英雄”、“铁壁银山也撞开”、“文物双全将相才”的英才。在第三折中关汉卿让这些美誉在尉迟恭救李世民时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关汉卿还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用丰富的内心世界丰满人物形象。如《单鞭夺槊》第三折【紫花儿序】、【调笑令】、【小桃红】等曲子就表现出李世民遭遇单雄信时的惶恐心情。
关汉卿对人物的刻画是全方位活形活现的,不存在刻意美化。如上文所述,虽然写出了李世民遇强敌时的惊慌失措,但是这种没有超出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的描绘,并不
文档评论(0)